儘管存在矛盾,但據時代周報記者了解到,滴滴並不一定會將ofo的股份轉讓。“即使滴滴推出自有品牌,但至今ofo仍然在滴滴的入口里,這就說明滴滴並不打算真正與ofo分道揚鑣。”有接近滴滴方面的內部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目前滴滴已經進行大規模的人員招聘,包括城市經理、運營經理等職位已經開放。
而ofo則陷入到資金鏈斷裂的傳聞中。1月12日,騰訊科技援引接近ofo內部人士消息稱,ofo公司賬戶上的可用資金僅剩下不到6億元人民幣。若按照ofo每月4億-5億元的人員工資和運維等支出、以及持續流出的押金計算,ofo手上的現金僅能支撐一個月。此外,報道指目前ofo的日訂單已降為1000萬單左右,相比其去年10月公布的3200萬峰值下跌60%。
消息發布後,ofo迅速作出回應,稱ofo目前單量保持穩定,資金鏈非常健康,ofo公司法務部將向騰訊科技提出訴訟。與此同時,也有業內人士向時代周報記者表示,摩拜也同樣處於資金鏈緊張的狀態,但截至發稿,時代周報記者親測,依然能秒退摩拜和ofo的押金。
急需資金注入的ofo,啟動新一輪融資已經是箭在弦上,阿里入場的傳聞不絕於耳。據時代周報記者了解,阿里參與ofo新一輪融資尚未真正落實,但阿里很可能接盤朱嘯虎等早期投資者的股份,從而制衡滴滴。在共享單車的戰局里,阿里更多地充當攪局者的角色—由於阿里的存在,滴滴和騰訊試圖促成ofo和摩拜合併的方案很可能告吹,共享單車的下半場將正式變為阿里和騰訊之間的博弈。
滴滴和阿里的陽謀
對於滴滴來說,共享單車是另一個比專車市場更需要打下的市場。考慮到共享單車是流量更大、更底層的工具,其高頻次很可能威脅快車、專車等上層業務。
作為後來者,滴滴的優勢在於巨大的流量,而且雄厚的資本實力。據外媒The Information日前報道,去年網約車新政落地等因素對行業和滴滴業務形成挑戰。不過報道指滴滴的GMV(成交總額)在2017年達到250億-270億美元,增速超過70%,並預計2018年將實現盈利。
不過共享單車的商業模式至今仍未得到驗證,不管是通過收取車費還是廣告收入,摩拜和ofo都尚未實現盈虧平衡,這也是他們為何紛紛向電單車乃至分時租賃擴張的主要原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