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新京報:跨區域協同監督遏制異地違規
http://www.CRNTT.com   2018-02-04 10:21:43


(圖片來源:網絡)
  中評社北京2月4日電/據新京報報道,京津冀紀檢監察“網絡”織得更密。依據三地紀委近日建立的工作機制,黨員幹部、監察對象在另外兩地發生違紀違法問題線索,將被定期移送其所在地監督機關。

  據了解,三地紀委監委將每季度通報情況、移送違紀違法問題線索,移送的重點問題線索包括:違反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行為,違反“六項紀律”行為,落實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大氣污染防治等重要工作中“為官不為”“為官亂為”等。

  京津冀紀檢監察機關建立協同監督機制,意味著三地的公職人員,今後在京津冀任何一地發生違規違紀行為,都將被及時移交至公職人員所在地的監督機關。一個從問題線索發現、移交,到審查調查協作配合,再到警示教育資源共享的跨區域無縫對接的紀檢監察網絡,有望在京津冀率先實現。

  從更大的範圍看,紀檢監察部門建立跨區域協同監督機制,的確很有必要。以最普通的違反八項規定情形為例,曾有媒體報道,有些官員在當地公款吃喝懼怕紀檢監察部門明察暗訪,因此驅車跑到毗鄰接壤的外省外地公款揮霍。而異地紀檢監察部門又無法對外地食客進行有效監控,導致潛伏異地豪吃海喝的現象愈演愈烈。

  《中國紀檢監察報》曾揭示的四風問題變種現象,異地大操大辦宴席就赫然在列。除此之外,不少發生在異地的公職人員違規違紀現象,因缺乏跨區域的協同處理機制,在追責上也易受掣肘。

  本地執紀部門鞭長莫及,而異地監督者沒有管轄權,即使發現也難以處理。這是一些心存僥幸的公職人員得以憑著“異地違紀”規避有效監督的現實邏輯,也讓構建全方位無死角的紀檢監察網絡極具現實針對性。

  就現實而言,這種跨區域協同監督機制,當前尤其需要在省級行政區間實現對接。有紀檢部門內部人士就表示,同一個省級行政區內的跨縣、市的問題線索,根據相關規定移交至上級紀委即可,但“如果涉及不同省份,暫時還沒有特別快速的流轉渠道。”

  這次京津冀之間構建協同監督機制,正是邁出了突破省級行政區域限制的重要一步。

  類似的嘗試,此前也有過。2011年,上海、江蘇、浙江、安徽四省份就聯合召開了紀檢監察機關案件查處和預防協作配合聯席會議,旨在探索建立具有長三角地區特點的省(市)、市(區)兩級紀檢監察機關協作辦案機制。但似乎少有其他地方跟進。

  立足現實,考慮到地域相近的合作更為便利,同時“異地違紀”也主要發生在相鄰地域,構建跨區域協同監督機制,也完全可以在相鄰省份之間先行先試。

  本質上,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實現對所有行使權力的公職人員監察全覆蓋。而在“異地違紀”的監督和查處還未能實現“全覆蓋”的現實之下,打破紀檢監察過程的區域壁壘,構建跨區域的協同監督機制,也是對深化國家監察體制改革的積極響應,是實現“監察全覆蓋”不可或缺的機制保障之一。

  公職人員違規違紀,不會因為發生地不同而改變其性質。同理,公職人員走到哪裡,有效的監督就應該跟到哪裡。期待構建跨區域的協同監督機制,能成為更多地方在深化紀檢和監察體制改革中的必選動作,以此徹底堵死“以空間換責任豁免”的監督漏洞。

  (來源:新京報)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