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這個台灣最怕失去的歐洲“邦交國”是什麼樣?
http://www.CRNTT.com   2018-03-06 09:58:39


  中評社北京3月6日電/編者按:近段時間以來,有關“中梵關係取得進展”“梵蒂岡再次對華示好”等消息總會引起台灣當局的極度擔憂。梵蒂岡是台灣在歐洲唯一的所謂“邦交國”,一旦“斷交”對台灣來說將是一次沉重打擊。而梵蒂岡對中國大陸讀者來說,則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近年來去過羅馬的人大多同時轉悠了這個世界上最小的國家;陌生的是,很多人叫不上這個國家的全稱“梵蒂岡城國”,也說不清楚梵蒂岡和就任命中國主教事宜與我國政府磋商的“聖座”到底啥關係。

  梵蒂岡城國和聖座:“肉身”和“法身”

  從2002年至今年1月,筆者因學習和工作關係曾十數次前往梵蒂岡,並近距離見過第264任教皇(學界、宗教界多稱“教宗”)保羅二世,多次目睹第265任教皇本篤十六世。現任教皇方濟各原定去年5月底接見筆者,但遺憾的是因為簽證問題,筆者未能成行。

  在筆者看來,通常提到的“梵蒂岡”包含著多種涵義:基督宗教信仰和敬拜的極其重要的“場所”;天主教會中央政府的法律表述,即“聖座”(或稱“宗座”),但不能叫“梵蒂岡聖座”,這是因為狹義的聖座僅適用於教皇之職,而廣義的聖座則指教皇,或教皇借以管理整個普世天主教會的中央機構——羅馬教廷;羅馬的“城中之國”——世界上最小的獨立主權國家;歐洲著名的一個旅遊目的國,每年接待全球500萬人次的到訪,同時也是全人類藝術、文化、歷史和財富的象徵,聞名遐邇的聖彼得大教堂、西斯廷小禮拜堂和梵蒂岡博物館就置身其中。

  說起梵蒂岡城國,就不得不說說它的前身“教皇國”。756年,法蘭克國王“矮子”丕平將占領下的意大利中部地區贈送給當時的羅馬教皇斯提芬二世,從而使羅馬教皇除具有宗教上的精神權力外,還擁有國家主權意義上的世俗權力。1870年,由於現代意大利國家的統一運動,教皇國被意軍強行占領,當時的教皇庇護九世捶胸頓足,自囚於梵蒂岡內以示抗議。1929年,即教皇國被占領59年之後,教皇庇護十一世和意大利墨索里尼政府簽署雙邊協議——《拉特朗協定》,該《協定》由兩部分組成,一部分為兩國間《協議》,另一部分為旨在保護宗教自由的《政教協議》,一攬子解決了“教皇國”被占領問題。從此,教皇國煙消雲散,梵蒂岡城國則橫空出世,歷史上曾同時手握天主教精神權柄和世俗王權的教皇,也因為失去了後者,從此習慣於被人親切地稱作“教宗”。

  現在的梵蒂岡城國,雖說繼承了教皇國的餘緒,但卻非其壓縮版,而是一種全新意義上的國際主體,根據兩國間《協議》,聖座和梵蒂岡城國是兩個本質截然有別的雙國際主體。其中,聖座乃天主教會治理的最高機構——有別於天主教會自身,而梵蒂岡城國則是國家性質的國際主體。按照2017年的統計,全世界有13億多天主教徒,也就是說,聖座是代表這13億信徒在國際社會行使在精神領域的主權。

  梵蒂岡城國的主權僅具有工具性質,其目的是確保作為天主教會最高機構的聖座“絕對和可見的獨立自主,並保障其在國際領域也同樣具有無可爭辯的主權”。也就是說,梵蒂岡城國是聖座的形式主權,而聖座則是梵蒂岡城國的實質主權。打個不恰當的比方,梵蒂岡城國更像是聖座的“肉身”,而聖座則像梵蒂岡城國的“法身”。在筆者看來,國內讀者若能對面積不大的梵蒂岡城國以及它和天主教會的中樞神經——聖座有所區別的話,那麼,就對這個與中國有著特殊關係的歐洲國家有了一大半了解。簡單說,當我們說“中梵談判”時,名義上是中國政府和梵蒂岡城國政府之間的談判,但實質上是中國政府和代表普世天主教會最高權力的聖座之間的談判。因為,梵蒂岡城國只具有形式主權,並沒有外交權限,唯有具有實質主權的聖座才具有相應的外交權限。這表明,梵蒂岡城國不僅是全世界最小的國家,也是全世界最獨一無二的國家。因此,未來中梵建交後,我們駐梵大使的準確稱謂應為“中國駐聖座大使”。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