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部長陳寶生答記者問 (中評社 臧涵攝) |
中評社北京3月16日(中評社報道組)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新聞中心今天上午在梅地亞中心多功能廳舉行記者會,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就“努力讓每個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提問。
談及高考改革問題,陳寶生首先介紹了去年上海、浙江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取得的成果,一是牽動了高中教學改革,上海、浙江普遍採用了“走班選課”等模式,改變了過去的固定班次教學的模式,學生的自主權大了。二是推動了素質教育發展。上海80%的學校都建立創新實驗室等,建立了1800多個學生社會實踐基地,加強了素質教育。三是在學業水平的考評方面促進改革,過去考試的門類是固定搭配的,現在改為動態組合。
陳寶生表示試點也帶來新的挑戰。比如,學生自主選課這個空間究竟多大才是合適的,選擇的課太多,學生選擇的壓力就會增大。“就像我們有些同志開車,到停車場去,一個車位就搶著去停,眾多的車位就不知道停在哪個車位了,要費一番思量,選擇的成本就會上升。”他說。
“還有選修的難度系數怎麼設計?走班上課怎麼組織?對老師的工作量怎麼樣設定?還有學校管理怎麼改革?”陳寶生提出這些新問題。
他表示,目前,教育部正在配合指導這四個省市完善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方案,組織力量研究,破解面臨的這些問題。
“從今年起還有17個省份要開啟改革進程。對這些省份,我們正在進行評估,我們的基本態度是實事求是、不凑數,條件達到了就批准啟動,條件達不到就創造條件,達到了再上。時間服從質量,堅持質量導向、問題導向,確保考試招生制度改革取得成功。”陳寶生說。
(中評社報道組:郭至君 林艶 蘭忠偉 臧涵;後方支援記者:李娜 張心怡 李文一 黃澤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