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4月8日電/網評:“不准種玉米”這條禁令真荒唐
來源:東方網 作者:鄧海建
近日,一份由貴州凱裡市舟溪村下發《調整玉米種植結構通知》在網上熱傳。通知規定,禁止在村內多處地方種植玉米,若被通報或處罰將免去三年的合作醫療補貼。(3月28日澎湃新聞網)
一份奇葩通知,一種權力慣性。農業產業結構如此“冷酷無情”地調整、還厚臉皮地附加著陪綁上村民的補貼權益——這究竟是打贏種植業結構戰略性調整攻堅戰呢,還是將形式主義牌官僚作風推行到底?
有人說,好好的經書被歪嘴和尚念壞了。這話未必盡然,卻也不算為過。調結構是利國利民的大事,只要工作到位、理解到位,誰也不會跟長遠利益過不去。但有個前提不要忘了:調整產業結構只是引導,而種什麼不種什麼,還得農民說了算。田地是承包給農戶的,經營自主權在農民手裡。種玉米又不是需要雷霆關停的“落後產能”,村裡面就算“為了你好”,手也不能太長、更不能越界。
好心不能辦壞事,有權不能太任性。這個通知被大家當做笑話來看,丟人的還在於以下兩個地方:第一,你說不許種植玉米,姑且當做是前瞻的善意。但令人狐疑的是,很多被禁止種玉米的地點,是“公路沿線”、“公路景區看得到的地方”。這就讓人蒙圈了: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是為了方便“誰”來看風景的嗎?如果不憚以最壞的惡意來揣測:說白了,不過是種給領導視察看看的。看得見的,就乖乖地別種了,看不見的,隨便你玩兒。這種呼之欲出的形式主義思維,跟當年的荒山刷綠漆簡直是同一個“freestyl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