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魏懂“一個”是什麼意思,掛了電話,他拿起掛在衣櫃外面的白大褂,戴上手套,關上門,走22級台階,從地下室出來,他對面的樓,左邊是急診,右邊是住院部,都是老魏常去的地方。
到了ICU,護士領著老魏到病床前,這是個3歲男孩,白布蓋著,床邊是男孩的父親。老魏用白布裹好把男孩抱了起來,男孩的父親陪同老魏一起來到了太平間,放下孩子的遺體後就走了。
按照工作慣例,老魏告訴男孩父親,遺體在太平間保存不能超過7天。事實上,多數時候家屬不忍心把孩子“存”在這裡,而是盡快辦完火化手續,以求“死者安息、生者安心”。老魏說這句話只是例行提醒。可是,讓老魏有些意外的是,過了7天,男孩家長沒有來。後來,老魏多次聯繫家屬,沒有任何回應。“沒有死亡證明,沒有家屬的委托書,醫院無法處理。”老魏無奈地說。那是老魏工作的第16年。
1994年,老魏和愛人一起從河北來到北京後,就到首兒所後勤工作。後來太平間的工作人員離職了,醫院就找到老魏。老魏文化程度不高,加上當時太平間工資還算可觀,老魏接受了這份在別人看來“不太好”的工作。
跟別的醫院太平間不同,首兒所的太平間很袖珍,總面積也就十幾平方米,地上一個冰櫃,墻上掛著一塊藍綠色的布簾。在布簾後面,三個銀灰色的“抽屜”上下叠加內嵌在墻壁裡,每個抽屜長2.5米,寬約1米。
碎花繈褓裹著,或是一塊白布蓋著,小小的身形躺在按照成人尺寸設計的“抽屜”裡,對比之下更讓人心酸。“抽屜”就像是一個觸發開關,拉開的瞬間往往令來送孩子的家屬情緒失控,年輕的母親哭得死去活來,宣洩著難以接受的痛苦。父親堅強一些,在抽屜合上之前再去抱一抱孩子。通常,老魏會拍拍家屬的肩膀,安慰幾句。等家屬情緒緩和些,再做之後的信息登記。
習慣
手機24小時開機
無人知曉死亡何時到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