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星期天日報》通過幾方面的比較分析後認為,不能就此事件得出“德國人變成種族歧視主義者”的結論:引發爭議的厄齊爾沒有把體育與政治分開;儘管極右政黨已躋身德國國會,但大多數德國人還是對移民持歡迎態度;多年來,默克爾政府執行歐洲國家中可謂最為寬容的移民政策,德國隊2014年奪冠時“混血”球隊的優勢也得到多方讚揚。該報還提及1998年法國隊捧起大力神杯時,“BBB民族(法文‘白人’‘黑人’‘阿拉伯人’的第一個字母組合)”的說法一度十分流行,法國人為國家成為一個巨大的熔爐而欣喜。法國政壇、體育界也把外裔球員視為國家財富,主教練德尚直言年輕的非洲裔隊員將會成為國家隊的未來中堅力量。《環球時報》記者採訪的法國人表示,比起土耳其和德國緊張的關係,法國外裔球員原籍國多為法國舊殖民地,在歷史、文化及語言上受到過法國的重大影響。
“德國球星成為自由價值觀的犧牲品!”俄德論壇科學部主任亞歷山大·拉爾表示,融入德國社會的人有充分的權利來保留自己的精神生活和自己的文化,但在今天的德國變得很難。他還以自己在德國的生活感受說:“目前德國已成為一個移民國家,但他們需要的是德國民族精神高於一切。”
(來源:環球時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