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造單染色體酵母與天然酵母細胞對比圖,兩者形態相似,但染色體的三維結構有巨大改變。(圖片來源: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供)圖 |
中評社北京8月13日電/最前沿領域的科技較量,有時好比是一場過程驚心動魄、結果撲朔迷離的賽車比賽:跑道上兩輛旗鼓相當的賽車有前有後,時而并駕齊驅,時而一方搶先,一方又迎頭趕上,見證最終實力的往往是最後一個彎道,看誰馬力更足狂奔依舊,一腳油門踩得恰到好處,率先甩尾衝綫,便可鎖定勝局。
借此來形容合成生物這一21世紀新興研究領域“不見硝煙的較量”似乎十分貼切。
8月2日,國際頂級學術期刊《自然》雜志頗為罕見地同時刊發了同一“選題”的兩篇科研成果:一篇出自人工合成領域“老將”、美國科學院院士、紐約大學醫學院教授傑夫·博克團隊;一篇來自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合成生物學重點實驗室覃重軍研究團隊及其合作者。
兩個成果提及的實驗和分析各有千秋,但從結果來看,前者只做到“16合2”,而後者做出了“16合1”。
這一次,中國領跑了。
消息傳出後,自然科研中國區總監保羅·埃文斯毫不掩飾自己的激動:“他們(中國科學家)創造了一種只有1條染色體的新酵母菌株,顯示了中國在建立起可持續的科研生態體系方面的投資和衆多努力,有利於基礎研究的開展和探索關於生命的基本問題。”
中國科學院院士趙國屏的評價則流傳更廣:這項成果是繼上世紀60年代人工合成結晶牛胰島素和tRNA之後,中國學者再一次利用合成科學策略,去回答生命科學領域一個重大的基礎問題。
如今成果發布已經過去一段時間,隨之而來的思考和追問并沒有停止。作為成果負責人的覃重軍告訴記者,這可能是他從事科學研究以來“最耀眼的一次”,除了偶爾和他人談起來難掩興奮,他的工作和生活沒有太多變化,繼續加班加點准備搶下“下一場比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