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調查發現,一方面,部分景區降價的幅度和範圍,主要受省市政府相關部門決策;另一方面,降價本身也影響區(縣)等地方政府財政,但整個票價的構成又相當複雜。
資料顯示,2017年國家發改委曾對張家界武陵源核心景區進行過摸底調研:當時180元的門票中,市、區、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三級單位共提取36.5元的“資源有償使用費”和51元的“基礎設施建設費”,真正用於景區的“運營維護成本”僅71元,占比不到40%,由市、區管委會等14家單位參與門票分成。
因此,國家發改委在降價文件中直指了“降價難點”:從深層次看,一些地方仍過於依賴門票經濟,部分重點國有景區門票價格“額外負擔”過重,推高了價格水平,成為旅遊經濟發展的制約因素。
回溯麗江旅遊案例,目前最有爭議的環保資金來自於2013年玉龍雪山索道從150元上調到180元時與當地政府達成協議,提價後當該索道票銷售收入超過一定基數時,麗江市財政局將按13.89%的固定比例提取環保資金。2017年年報中,麗江旅遊營收6.87億元,盈利共2.04億元,公司向玉龍縣捐贈917.3萬元、提取了環保資金7003.76萬元用於地方環境保護事業。目前大索道已降到120元/人,接下來該如何處理?
此前峨眉山A曾公告,每年從景區門票總收入中按照8%的比例提取“風景名勝區資源有償使用費”作為峨眉山旅遊風景資源保護基金,實行“收支兩條線”。
黃山旅遊的情況不盡相同。根據披露,目前每張黃山風景區的門票中明確含有“遺產保護費”29元,向風景區管理機構上交門票專營權使用費(門票收入減營業稅及附加和票房成本後淨額的50%),山上索道等其他業務還有“開發維護費”等,歸屬於上市公司的門票收入列示在公司年報“園林開發收入”欄中。
也就是說,若門票降價而遺產保護等費用不變,上市公司從景區門票中獲得的營業收入和利潤降幅將比門票價格降幅更大。國盛證券研究所根據2017年的數據計算,黃山風景區降價前門票共收入5.48億元,其中上市公司收到2.4億元,占比約43.7%,管委會獲得超過55%。
“可以把黃山門票裡29元/張的‘遺產保護費’理解為資源保護費,這是2014年安徽省人大出台《黃山風景名勝區管理條例》時定下的,計算方式是按照230元/人票價的10%,加上之前早年間留下的6元旅遊發展專項資金。”有接近安徽省物價局的工作人員告訴證券時報·e公司記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