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融合交流指的是通過搭建的平台,讓兩岸青年“接觸”、“了解”、“認識”、到“融入”的過程。在融合交流中,一方面需要擴大交流的“面”,讓更多的青年彼此到對岸走走看看,另方面需要注意到交流的深度,讓青年人願意留下來。總之:隨著兩岸關係的不斷發展,兩岸青年的交流也要逐漸的點與面的結合。
古語:以利相交,利盡則散;以勢相交,勢去則傾;惟以心相交,方成其久遠。人心的契合,兩岸的融合交流才能更加穩健。
貳、心得分享與呼籲
一、做對的事情,比把事情做對更重要
擴大兩岸人民往來是消除誤會的重要途徑,讓更多的台灣民眾體認到大陸制度的必要性,降低原有的偏見,乃至敵意;相對的,也讓對岸當局了解到中華民國在台灣存在的事實, 更讓大陸同胞尊重台灣的民主與生活方式,相互理解,求同化異,“以兩岸之同為基石,各自努力,以民為本,讓 兩岸之異 漸趨接近。”(註 3) 建立情誼。
“中華教育文化經貿促進總會”在人力物力甚為艱困的情形下,仍以募款籌措印刷費,定期出版《共識》期刊,為的是要反應出兩岸民間真實的聲音。每一期除了有兩岸當代的學者專家精闢的論述,中肯的建言,還有六篇基礎教育的報道,包括高中,高職,完全中學, 國中,國小,幼兒園,把已經在台灣實證過的教育理念,和台灣學校的特色,做一定調與呈現.為兩岸的民間交流建構一個嶄新的平台,更重要的是要發揮螢火蟲發光發亮的效應,善盡小螺絲釘的功能,為兩岸凝聚共識,消弭隔閡多盡點心力。《共識》期刊已獲得法國巴黎ISSN 認證為國際標準期刊,有一定的水準和品質,也受到兩岸人士相當的肯定。這樣一本很健康、正向、精美、優質的期刊,不應該在郵寄到內地各省市的過程中,被以海外印刷品擱置,挫喪了創刊的苦心、溝通的善意和交流的美意。應該要網開一面,開放傳遞,才能大大有助於兩岸凝聚共識、融合交流與和平發展。
從這個事實來看,個人認為:在不確定的年代里,我們需要透過更多的民間組織與社團力量,多凝聚共識,互信互諒,讓兩岸走向區域合作和資源分享。大陸當局也可善意主動的讓台灣民眾也感受到大陸綜合實力增強,及在世界地位提升所帶來的紅利,從而堅確兩岸融合發展的民意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