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樹立與時俱進的價值觀和互動模式
當兩岸的交流到某階段,衍生的問題也必與日俱增,所以我們也要有更多的思考、靈活和變通:民間交流是要促進兩岸民眾的融合發展,不僅要把“大陸因素”(陸生、陸客、陸配、陸資、陸媒)融入台灣島內社會的諸多領域和不同層面,還要把“兩寶”、“兩微”、“四卡”(淘寶、支付寶,微信、微博,門卡、公交卡、電話卡、銀行卡)涵蓋在兩岸民間交流中,特別是把求學、求職、擇偶也要融匯到台生、台青的生活里。
大陸正在成為全球經濟,特別是亞太經濟的引擎,服務業的成長很快,文化創意的市場規模持續擴大,社會需要更多的文化生活,文創正成為新興的且最具潛力的投資領域。台灣大學生的低起薪,覺得前途暗淡,生活壓力大,紛紛向外尋求發展。大陸經濟體量大,機會相對充足,人緣相親,地緣相近,兩岸咫尺,台灣不但在文創產業方面領先一步,而且可抓住機會,憑藉地利優勢,實現文創產業的轉移和擴大。(註 5)
參、現階段深化兩岸青年融合交流的路徑
一、經由就業平台,搭建“夥伴關係”
例如:台灣不乏有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成功的辦學經驗,足以提供給幅員遼闊的大陸作借鏡,尤其台灣在歷經以“轉型正義”之名的“年金改革”洗禮後,為數不少的學術泰鬥,學校菁英,教育方家心灰意冷,紛紛出走,若能從優延攬,厚遇禮聘,提供再任續教平台,搭建起教育夥伴關係,一來擅其專長,使能發揮餘熱,一定可收加乘績效;再則亦有同胞愛、安撫照顧之功。
據悉:福建自 2015 年就開始實施台灣全職教師引進資助計劃,全省 38 所本科高校中, 已有 26 校引進台灣全職教師 338 人次。在平潭等地也已開展中小學和幼兒園引進台籍教師的試點工作(註 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