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新時代兩岸民意衝突的話語特徵及彌合機制探析
http://www.CRNTT.com   2019-07-16 00:12:35


兩岸民意衝突值得關注
  中評社╱題:新時代兩岸民意衝突的話語特徵及彌合機制探析 作者:張晉山(南寧),政治學博士、廣西師範大學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副研究員、廣西師範大學桂台合作研究院副研究員

  台海之間存在著一個充斥著各方意見、主張和看法的輿論場。這其中差異、分裂乃至對抗的話語關係所引發的兩岸民意衝突割裂了兩岸中國人的民族感情,分解著祖國統一的文化積澱,其存在已經成為兩岸關係融合發展的絆腳石。基於話語理論在台海問題的運用,可以認為兩岸民意衝突的話語肇因源於政治符號的分歧對立,以及由此引發的雙方民眾的政治情感糾葛。而通過構建新的兩岸觀念體系,則具有化解兩岸民意衝突的現實可能。

  近年來,伴隨著兩岸融合發展的趨勢升溫,海峽雙方的民間性交流互動較以往更為熱絡,尤其是越來越多的島內民眾在大陸生活定居及工作,這不可避免地帶來雙方觀念的碰撞和情感上的磨合,進而外化為雙方的民意衝突行為。本文聚焦於這一兩岸現象,希望在汲取話語理論的基礎上,結合台海情勢,對兩岸融合發展下的民意衝突予以學理上的審慎分析,進而為新時代的大陸對台話語體系的完善更新提出可行的建議。

  一、兩岸民意衝突的話語屬性

  1、兩岸民意衝突的現象表徵

  2018年11月20日,台灣年輕導演傅榆在金馬獎頒獎典禮上聲稱“希望有一天我們的國家可以被當成真正獨立的個體來看待,這是我生為台灣人最大的願望”。此發言隨之遭到參會大陸演藝人士的嗆聲,以“兩岸一家親”、“中國電影”等言辭予以反擊。上述言論衝突隨即在兩岸民間引發輿論熱議,一時間雙方網友民意洶洶,彼此指責謾駡。甚至有評論認為這一次“金馬風波”會重蹈當年“周子瑜事件”覆轍,嚴重衝擊該年度的島內“九合一”選舉結果。值得關注的是,這一發生在兩岸融合發展背景下的民意衝突絕非個案。僅2019年初,就相繼發生了歐陽娜娜“一中”表態、“麵包大王”吳寶春上海開店爭議等輿情事件。牽涉其中的島內人士紛紛被要求就“一個中國”、“九二共識”等話題予以表態,稍有不慎就會處於“裡外不是人”的尷尬境地①。

  實際上,商界名流、綜藝人物的遭遇衹不過是近年來兩岸民意衝突的冰山一角,衹不過他們的明星效應和職業特徵將這種衝突予以凸顯放大而已。通觀台海之間的輿論場域,發生在現實交往和虛擬空間上的民眾謾駡爭吵俯拾皆是。多種跡象表明,伴隨著台海之間民眾接觸的頻率和範圍的正向提升,雙方的部分民意卻有漸行漸遠之勢。然而,一度被譽為“最美的風景是人”這一“台灣印象”怎麼會在大陸輿論中迅速坍塌,受益於大陸惠台政策諸多利好的台灣民眾其憤怒怨恨源自何處,他們之間的感情裂縫是否具有調適乃至彌合的可能?進一步值得追問的是,雙方網民藉助網絡“大鳴大放”、彼此腦力激蕩,這對當前的兩岸觀念僵局乃至對話擱淺是有所助益還是產生負面效應?對上述問題的思量和作答,構成了兩岸分歧在政權對立之外的“第二戰場”——民意衝突的認知圖景和思維進路。

  2、兩岸民意衝突的概念界定

  “衝突”一詞從文字本源上講,係指“個人和團體之間,爭取相同利益而發生重疊或接觸,或思想意見不同而採取對抗手段”②。作為政治實踐的一部分,衝突主要反映在國家間及國內內部,“國家是行為體,其行為是被許多根植於團體、類屬、角色和集體身份的利益所驅動的”。③它的構成要素則主要由衝突的參與各方、問題領域、話語態度及行動④。這其中,衝突的參與者主要包括了行為主體和目標主體。問題領域通常指涉政治、經濟、外交、文化、軍事等主題。行動衝突就是行為國(地區)與目標國(地區)在不同問題領域的直接的付諸物理形式的衝突,比如戰爭、經濟管控、外交政策的推行等。而話語衝突是指發生在文本內外及話語實踐與社會實踐中的爭執與對抗⑤。

  根據這種詮釋,可以認為在台灣問題形成以來,兩岸衝突主要圍繞著政權和民眾兩個層次展開,彼此之間互為行為主、客體。衝突問題囊括了台海間的政治、經濟、文化及社會等諸多領域,衝突形式既可以反映為軍事鬥爭、經濟爭奪、外交圍堵等實質行動,也可以通過批評、抗議乃至爭吵等話語實踐予以實現。兩岸民意衝突是兩岸衝突的子類別,它主要發生在台灣和大陸的民眾之間,話題以兩岸政治議題為主,它反映了雙方在國家歸屬、政權認同乃至統一路徑上的認知分歧和觀念差異,在表達形式上主要體現為反駁、譏諷乃至爭吵等言談攻擊行為,屬於典型的話語衝突類型。

  基於此,可以將“兩岸民意衝突”理解為在台海交往互動過程中,兩岸民眾在現實空間的對話、訪談和虛擬空間的發帖、評論中所發生的衝突,它體現為動態的互動過程和靜態的文本呈現,是一種具有負面性、對抗性乃至挑釁性的話語實踐和社會實踐。

  3、兩岸民意衝突的基本內涵

  與一般性的群體間衝突有所不同的是,兩岸民意衝突具有鮮明的話語屬性,它的問題實質是未統一國家狀態下多元性政治話語系統所造成的意義之爭。結合近年來的台海輿情,可以發現當前的兩岸民意衝突現象呈現出如下特點:

  第一是話語對抗,即兩岸之間圍繞著某一議題存在著不同的話語表達,相互之間存在著一種排他性關係。這主要突出反映在雙方對國號、國旗等政權象徵符號的爭吵之中,長期的政治社會化使得民眾對於各自的政治制度都有著堅定信心,並將對方的主張視為對自己政治認同的威脅。

  第二是話語爭奪,即雙方會對某一個概念、術語乃至某一個議題試圖進行壟斷。如雙方民眾在如何理解“一個中國”上就存在著概念分歧,並都認為應該以己方的理解作為正確的衡量標準。

  第三是話語分裂,即對於雙方能夠接受的某一個話語,雙方儘管存在一致的部分,但在分歧的地方雙方各執一詞,不肯妥協。“九二共識”作為兩岸關係發展的政治基礎,但它的基本內涵在兩岸之間則大相徑庭。島內即使是泛藍民眾也認為這一術語應該囊括“一中各表”,而這在大陸方面看來則並不如此。

  二、兩岸民意衝突的內在機制

  當前,兩岸民眾在台海問題上並沒有就此形成一個穩定、有序的話語秩序。無論是在“一個中國”上的“各說各話”,還是在兩岸政治定位上失聲和嘈雜,以及在“統一”上的選擇性規避,都衹能說明:作為一個尚未統一的國家,兩岸民眾的認知現狀距離理想狀態還相去遙遠。那麼,究竟是什麼給這一理想狀態製造了話語藩籬,以及如何翻越這些藩籬去實現理想狀態下的兩岸共同話語呢?

  單就最基本的形式外殼而言,流動在海峽兩岸之間的就是一個個政治符號。決策者和兩岸學界當然知曉這些符號之下暗流湧動著的政治信息乃至更大層面上的政治文化,但對於普羅大眾來說,構成這些話語面面觀的就是一幅幅具體而逼真的政治畫面。這些圖景有的來自歷史傳承的習得,也有來自於現實生活遭遇下的體會,但更多的是受官方有意識的雕琢薰陶而予以形成。“政治家最基本的任務,就是對流行用語,或至少對再沒有人感興趣、民眾已經不能容忍其名稱的事務保持警覺”⑥。台海雙方都在推銷以話語形式表現出來的政治符號。在大陸,這是實現“寄希望於人民”的感情呼喚;在台灣,這變成了體現“台灣出頭天”的政治神話。在不同的目的下,兩岸民間話語下的那些承載想像力的符號發生了扭曲、異化,因人而異,因事而異。總體來說,這種話語符號的錯亂更多的發生在台灣。當然,大陸民間對於某些政治符號的情緒、感受也有脫離時代的商榷之處。具體說來,這種話語錯亂體現在三個流程:“中國”的虛幻化;“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共”、“大陸”的妖魔化;“中華民國”、“台灣”的圖騰化。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