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兩岸鄉村經濟與中華美學文化之共構研究
——以舟台漁農村合作為視角
http://www.CRNTT.com   2019-07-18 00:12:56


 
  (二)台灣與舟山的常態化貿易聯結始於16世紀

  大陸與台灣間往來最早的史料記載為三國時代東吳孫權派軍赴夷洲(台灣)。而後的隋唐、宋元時期兩岸雖有片斷的往來記載,但均未形成常態性貿易。16世紀中葉以後,台灣才逐漸發展出常態性的對外航運貿易。

  16世紀中葉,為了重建海上秩序,明廷於明穆宗隆慶元年(1567年)宣佈解除海禁,但僅開放福建漳州月港(九龍江出海口)一處口岸,而且衹允許泉州和漳州商人對外貿易,並且禁止對日貿易。當時日本海上貿易發達,積極從事南向貿易,而台灣正處日本通往東南亞航路的中樞位置,因此日本貿易船舶經常以台灣為中繼站,即以台灣作為“會船處”,在一定的時間點將船舶開往台灣約定的地點,交易商品。這就是台灣的“會船點”貿易。當時以台灣為迄點的航路,另一端起點分別在中國大陸(以福建為主)與日本(以九州為主)。此時的舟山海域是走私者的天堂,台灣與舟山的常態化貿易聯結就此展開。衹是這個時期的舟台貿易並未得到“官方認證”。

  荷蘭人1624年佔領台灣南部,以作為取得中國大陸產品、並進行對日貿易的中繼點,當時往來台灣的船舶,除航行至福建港口外,並與荷蘭東印度公司的亞洲各大航運據點網絡連結,各國產品以台灣為轉口港進行轉口貿易,可謂荷蘭東印度公司之亞太海運中心。明朝末年,鄭芝龍的武裝海商集團幾乎壟斷了中國與海外諸國的貿易。清初順治皇帝為斷絕沿海居民對明鄭王朝的接濟,於順治十三年(1656年)六月頒佈禁海令,又於順治十八年(1661年)進一步實施遷界令。鄭經主政後,積極拓展國際貿易,除以走私方式突破封鎖,於廈門及杭州等地進行交易外,並於1672年與英國正式締結通商條約。

  清廷平定明鄭之後,於康熙二十三年(1684年)正式開海,准許百姓對外貿易,然而為避免台灣成為海盜與反清勢力的據點,禁止台灣居民與外國從事包括貿易在內的往來,並於1720年起嚴格執行“對渡口岸”政策,指定台南鹿耳門(今台南安平港)對渡福建廈門,所有自台灣離境的船舶均應先至廈門報到,才能繼續航往其他港口。1783年指定鹿港對渡泉州及廈門,1788年指定淡水對渡福州五虎門及海豐港等。那時候許多商人以海船經營台灣與祖國大陸間的貿易,至不同的地區載不同的貨物,比如至浙江內地則載綾羅、綿綢、絨線等,至寧波則載棉花、草席等。因為最初南台灣的鹿耳門港是兩岸唯一的合法口岸,自台灣航赴對岸貿易船艘皆須取道鹿耳門,故台南商業繁盛。雍正年間(1720年代)即發展並形成大的行郊組織,即著名的“台南三郊(北郊、南郊與港郊)”。郊,是指各個港口的進出口商人所組成的同業公會。斯時,台南與內地的貿易範圍,北郊為中部之寧波、上海,並遠及北方天津、煙台、牛莊等地,由20多家商號組成,共推“蘇萬利”商號為首,輸出白糖、鹿肉、樟腦、硫磺、煤炭等,輸入綢緞、火腿、羅紗、紡葛、棉花、紹興酒、藥材以及北方的日用雜貨。到達寧波、上海以及江浙內陸的航運,都會經過舟山群島。這個時期的舟台經貿得到了“官方認證”。

  三、舟台漁農村與台灣如何在經濟和美學上共構

  (一)台灣與舟山的漁農村建設有著相似的政策背景

  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鄉村振興”戰略,舟山市政府工作報告中也提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這一戰略主要體現為建設景區村莊、探索田園綜合體發展新模式,包括以景區理念推動美麗鄉村建設新發展,實現“村莊美、產業興、農民富、環境優”;充分挖掘當地的鄉村聚落文化、建築文化、歷史人文、民風民俗等,並與自然景觀、農業生產景觀相結合,供遊客參與、欣賞;提升文明素養宣導文明鄉風美麗鄉村建設,追求的不僅是鄉村居住環境的優化,更主要的是提升村民的文明素養,精心培育文明鄉風等。

  台灣的精緻農業政策要求農業推廣多元化,朝向精緻農業發展。所謂精緻農業,就是要健康,要卓越,要樂活,也就是傳統農業變身綠色生產業和服務業的綜合體,從生產轉向生活產業,結合觀光文化休閒,開創經營新局面。農業發展政策,要求農業不僅提供糧食生產,而且重視農村生活、生態環境與文化景觀維護等多元功能,要求農業朝著生產、生活與生態三者均衡發展的方向調整。農村再生政策,是指進行土地利用調查與使用規劃、公共設施規劃與配置、土地使用管理等,以利未來執行與推動農村再生時因應整體農村發展之需要,可運用整合性規劃概念,進行功能性分區管理,並作為後續土地管理之指導以及依據,並為加速農村基礎環境改善、辦理農村動線環境改善、農村開放空間環境改善、農村生態景觀綠美化、參與式改善宅院景觀、庭院綠美化、打造聚落便利設施,以營造便利又友善的農村。

  在漁農村建設的政策上,台灣與舟山有著方向的一致性。

  (二)用美學文化的共構促進漁農村經濟核心化和休閒化發展

  舟山,正在著力推進休閒漁業發展,推進漁村、漁民和海洋生態、海島環境、休閒旅遊、文化創意整合,打造集海島觀光、漁村風情、漁家樂、魚文化傳承於一體的休閒觀光垂釣漁業集聚區。台灣發展休閒農漁業已有相當基礎,在維持漁農村的景觀,保持“漁村社區美學”、漁村漁港獨有文化、構建繁榮漁村經濟方面具有豐富的經驗,而今依然積極推動漁港漁村休閒旅遊、漁村活化、水上游憩和培養海洋文化(文創人才)工作,希望籍由青年創業教育和創業輔導計畫,吸引青年返回漁村創業或者就業,尤其是文化創意產業領域。由此,舟台完全可以聯手打造一個兩岸青年的漁農村文化創意平台。這也是兩岸漁農村經濟的聯手。

  同時,讓漁農村文化與商業結合,籍助創意、想像力與科技,對文化資源予以恢復、重建或者再造,並加以適度包裝成為文化產品,而發展成兼具文化價值與經濟效益的“文化產業”。用美學文化的共融帶動漁農村經濟的自足性永續發展,是共構的最終目標。具體來說,共構首先需要共同的社區營造,二是文化加值,三是以節慶方式強化地方魅力。共構的具體體現,一是體現在產業的核心化:不妨結合養殖、捕撈、加工等產業創造共識,改善排水設施、改善灌溉設施、完善現代農業產銷設施,通過社區主題的設置,形成核心向外發展,落實產業園區化,比如成立共同產銷班,結合網絡和宅配服務,提供品質保證,推動產品認證,並為漁農產品做展示設計,以提高產品的文化特色性與不可替代性。二是體現在休閒化:加入了美學的休閒漁農業具有文化與生態觀賞的功能,更是寓教於樂的好題材,同時提升遊客高品質游憩與教育的雙重效果。

  (三)觀光工廠是漁農村經濟與美學文化共構的良好載體

  文化觀光就是將文化資源轉化為觀光資源,以提供消費者有意識或者有計劃性的參與及體驗有形、無形之文化環境或文化活動。文化有助提升觀光競爭力,觀光又有助於促進文化可親性。觀光工廠的概念,來自於將傳統工廠的角色由製造業轉型為製造服務業。觀光工廠,須由持續營運中的工廠為基礎,結合觀光旅遊的概念,並利用工廠本身的環境、建築、文化、發展與文物等,提供民眾參觀並加入實作體驗活動,注重教育性並能凸顯產業文化。

  台灣從2003年開始參考國外經驗,輔導具有產業特色、文化保存或者知識教育性之廠商建置觀光工廠,鼓勵傳統產業轉型,協助小型工廠加入觀光服務的元素,提升產品價值。一家具備良好的製造與生產能力的工廠,經過服務性的行銷推廣與設計包裝等加值服務,能夠賦予更高的附加價值。觀光農場從農作物的契作到加工生產,最後到產品的包裝、銷售與觀光服務都是一貫作業在觀光工廠內完成的。現在台灣的善化啤酒觀光工廠、新百祿燕窩觀光工廠、隆田北蟲草文化展示園區等,都是成功的觀光工廠的例子。舟山有不少水產加工企業,不妨借鑒之。舟山也有不少偏遠海島,比如可以在蝦峙的雙山島、東港的葫蘆島、白沙的柴山島、東極的黃興島等小島上引入觀光工廠的概念。這樣的觀光工廠放在海洋領域,類似於海洋牧場。海洋牧場,是一個新興的休閒產業,指將水產養殖與觀光休閒活動結合,發展出各項貼近漁業生活主題的體驗活動,目前在台灣的澎湖縣白沙及內灣、屏東縣大鵬灣、台南市七股泄湖區等均有海洋牧場之發展。

  四、漁農村經濟與美學文化的共構將延續舟台歷史情緣

  城市建設和經濟生活加入美學藝術,才更顯生命力。以高雄港為例。1985年,高雄市將違章林立的一部分土地整體規劃成為美術館園區,就此翻轉了高雄的文化地位,從此藝文人材大舉往高雄流動,帶動藝文的興起。1998年,高雄以城市美學為概念,建構愛河文化流域,大力發展公共藝術,翻轉了高雄城市景觀。同時,透過“閒置空間再利用”,將廢棄的老舊廠房進行活化,成為藝文展演空間與民眾遊憩的場地。目前,高雄以視覺藝術產業為核心,在“原創藝術村”、“藝富網電子商場”、“台藝美術館”、“台灣文創銀行”及“設計與文創生活”、“公益平台”等5+1營運區塊下,不斷延展由藝術與文化而衍生的營運價值。高雄港的美學變身經驗也可以為舟山港漁農村建設中的美學所借鑒。舟山港和高雄港聯手,共營文化創意,包含原創藝術村落、兩岸藝術網絡、浙台美術館、浙台文創銀行、浙台經濟與美學平台等,聯手復興中華文化。當前,舟山正處於創建文明城市的關鍵時期,同時舊城改造也在如火如荼進行中。引進台灣的美學藝術企業和人才,或搭建平台,為舟山城市建設增加具有兩岸情緣意涵的美學概念,不啻為一個選擇。

  舟台之間有著深厚的經貿聯結、親情聯結、文化聯結和佛教聯結,也因此,舟台合作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除了早年因著海上絲綢之路的聯結外,在兩岸對峙的年代,舟山也是接觸台灣的第一線。上個世紀70年代後,台灣漁船來舟山漁場附近生產和港口避風日益增多,舟山為此興建了台灣漁民接待站,後來改稱台胞接待站,湧現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故事。而舟山與台灣淵源深厚還緣於,1949年至1950年,國共雙方在舟山群島上的爭奪驚心動魄,並對今日兩岸格局產生重大影響。1950年5月,近13萬國民黨官兵趕在解放軍發動進攻舟山本島的戰役之前整體秘密撤退,並帶走1萬3千多個舟山籍青壯年男子;1987年舟山籍老兵姜思章發起老兵返鄉運動,加速了蔣經國在那年解除持續了38年的戒嚴並開放普通民眾赴大陸探親;1987年10月後,赴台老兵的返鄉行拉開兩岸民間善意往來的序幕,1988年8月15日,政策開放後的第一對兩岸婚姻在舟山登記註冊,新郎是一名退役老兵,這是老兵開啟兩岸婚姻序幕最有力的佐證。此後,更多舟山籍人士與台灣人的後代誕生,更促進了舟台親情聯結。另外,諸如沉沒在舟山群島海域的太平輪、位於舟山小沙鎮的三毛祖居等都是舟台情緣的一部分。

  特別要提及佛教情緣。舟台佛緣深厚,主要體現在台灣早期古老寺廟與普陀山多有牽連、普陀山僧人為近代台灣佛教的興盛起到了重要作用、觀音菩薩是兩岸民眾共同的民間信仰。舟山目前在建的觀音文化園規劃面積約9平方公里,位於舟山朱家尖,與普陀山隔海相望,將成為集現代佛教建築精華和現代佛教弘法理念為一體的觀音文化地標。其中,觀音法界是觀音文化園的核心部分,由普陀山佛協出資建設與管理,是以觀音文化為主題,集朝聖、觀光、體驗、教化功能為一體的觀音博覽園。筆者以為,在文化園中可以誕生一處舟台聯手與美學藝術相結合的佛文化平台,與佛教觀光旅遊、文創結合,依託現有的海洋文化成果,利用網絡平台和新媒體手段,通過工藝品、音樂、演出、動漫遊戲等文化產品和服務,提升品牌效應。

  舟台漁農村經濟與美學文化之共構,也是舟台旅遊業的集合、舟台文創業的集合等。倘若將所有集合放入一個整體構建的風情園區,這個園區的宗旨就是立足舟山漁農村,聯結台灣,改革傳統漁農業,讓藝術和文化變成增值的生產力。南台灣觀光業總召集人、台灣藝術研究院院長林富男表示:舟山的文化底蘊、歷史背景,是美學發展有深度、厚度和廣度的基礎。高雄和舟山都主推以海洋為主的經濟,兩者有很多相似處,同時浙江是來台旅遊最大的市場,期待雙方能夠進行觀光業、文化發展方面的討論,期待舟山港與高雄港有更多的交流與合作。

  (全文刊載於《中國評論》月刊2019年7月號,總第259期)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