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見諸報道的創傷弧菌感染病例發生於1970年,一個叫羅蘭德的人發現創傷弧菌感染導致小腿壞疽和內毒素性休克。此後,在美國、丹麥、西班牙、以色列及我國台灣、浙江溫州等一些沿海地區相繼有創傷弧菌感染的臨床報告。
創傷弧菌以致病力強、感染死亡率高而赫赫有名。通常,創傷弧菌在兩種情境下發起進攻。一是人們食用攜帶創傷弧菌的魚、蝦、貝類等海鮮,據統計,在無傷口的創傷弧菌膿毒症患者中,90%是因為食用了攜帶創傷弧菌的生牡蠣;二是原本就有的傷口接觸到海水或海鮮,或在處理海鮮時被扎出傷口而導致感染。
“無論是處理海鮮還是食用海鮮,都有可能染上創傷弧菌。”中國醫科大學航空總醫院臨床營養科營養師張田接受科技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
感染創傷弧菌後會有哪些症狀?據華東理工大學食品藥品監管研究中心教授阮贊林介紹,食用海鮮時感染創傷弧菌的潛伏期大約是12小時至4天,患者會發生腹痛、惡心、嘔吐、腹瀉、發燒或打冷顫,下肢皮膚會感覺疼痛,接著就是紅疹、水泡的發生和潰爛,最嚴重是休克甚至死亡。若是從傷口感染創傷弧菌的話,在12小時之內,皮膚開始出現紅、腫和水泡現象,最後成為壞死性筋膜炎。
“據統計,創傷弧菌傷口感染的病死率在20%左右,在感染創傷弧菌後發展為膿毒症的人群中,病死率可以高達50%左右。”李侗曾提到,創傷弧菌感染後重症和危重患者的病死率很高,有數據顯示,95%的海產品相關死亡由創傷弧菌引起。
免疫力低者感染可能性增加80倍
“免疫力低下的人更易受創傷弧菌的攻擊且造成的危害更大,患有艾滋病、糖尿病、肝損傷、酒精性肝硬變、遺傳性血色(鐵)沉著病和慢性疾病等人群尤其要警惕這種細菌。”張田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