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仍然“元氣滿滿”
著名古生物學家周志炎院士曾表示,雖然銀杏樹依然存活於世,但實際上已進入演化的衰落期。他無不傷感地說:“銀杏屬內的多樣性已日趨減少,與之相隨的現象是物種的凋零和分布地域的日趨局限。”
事實是否真是如此?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團隊給出了樂觀的答案。他們發現,銀杏在物種水平維持了較高水平的遺傳變異。
“雖然就銀杏科或銀杏屬而言,現存物種多樣性極低,但現存銀杏是具有足夠適應潛力的物種,並非處於滅絕旋渦或進化末端。”
趙雲鵬說,“較高水平的遺傳變異及檢測到的適應性基因,多次遭遇冰期導致種群規模壓縮後又重新恢復,再加上在冰期和間冰期可能都存在較廣的潛在分布區,意味著銀杏在面臨環境變異時,有較多的應對‘方案’。我們相信,銀杏還在繼續進化,至少不至於很快滅絕,甚至有可能東山再起,重現昔日銀杏家族的榮光。”
“但,人類還不能因此掉以輕心,因為一些新的危機正在出現。”趙雲鵬說,他們在野外監測時發現,許多野生的銀杏大樹周邊,已經10年幾乎沒見天然更新的幼樹和超過3年的成活幼苗。“我們猜測,可能是森林鬱閉度較高,結實率和幼苗成活率下降;同時,鬆鼠等動物取食銀杏種子,進一步加劇了種子量的減少,而造成銀杏的‘斷代’。這急需人類再次伸出援手,給予精准重點保護。”趙雲鵬說。
另一個危機是,大多數銀杏的野生種群不在自然保護區內,生態環境破壞、人類移栽對銀杏造成了嚴重的威脅。
要讓銀杏生生不息,除了科學,人類還需要付出更多的智慧與愛。
(來源:北京青年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