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1月13日電/國有企業首先是現代企業,具備現代企業制度的一切特征,但是與其他現代企業相比,國有企業在產權屬性、發展目標和治理模式等方面又具有鮮明特性。充分論證國企內在特殊性,深入揭示其存在的問題,是夯實當前國企改革的理論基礎和邏輯前提。
準確把握國有企業的特殊性
從產權集中度來分析。現代企業依據產權集中度的大小,大體上可以這樣排列,首先是產權高度集中的個人獨資公司,其次是產權較為集中的家族企業,然後是產權較為分散、股東數量較多的有限責任公司,接著是股東數量眾多、分布範圍較廣的公眾公司,而產權最為分散的則是全民所有的國有企業。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是產權制度,企業是在一定的產權關係基礎上形成的,企業的行為傾向理所當然與企業產權結構之間有著某種對應關係。國有企業因此在治理主體、治理機制設計、功能定位和發展目標方面形成了比較特殊的制度安排。
從委托代理關係分析。全民所有制國有企業產權理論上歸全民所有,股東眾多,股權分散,企業所有者與經營者存在多層委托代理關係。由於層層委托授權,從而產生了一些治理問題。其一,由於所有者實質上缺位,導致了全體國民無法負責、而單一所有者因“搭便車效應”也不願負責的窘境;其二,治理主體不清晰、治理結構不健全,多重委托授權,容易滋生“弱所有者、強管理者”的內部人控制;其三,信息不對稱,層層授權代理,信息傳遞鏈條過長,權責利不明確,容易引發受托人道德風險,公司治理成本高企。由此可見,全民所有制企業,是治理難度最大的企業。
從社會制度基礎分析。社會主義的本質,是解放生產力,發展生產力,消滅剝削,消除兩極分化,最終達到共同富裕。社會主義制度是中國特色國有企業得以產生和發展的制度基礎。國有企業發端於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是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載體和基石,自然服務於社會主義制度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國有企業本質上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的主要實現形式,其作為國有經濟組織,承擔了超越一般企業的經濟責任,必須承擔起提供公共品、擴大就業、維護穩定,貫徹新發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一帶一路”建設,成為壯大綜合國力、促進經濟社會發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政治責任和社會責任。
從政治屬性分析。堅持黨的領導、加強黨的建設,是我國國有企業的光榮傳統,是國有企業的根和魂,是我國國有企業的獨特優勢。國有企業堅持黨的領導,貫徹執行黨的路線方針政策,改革創新能更好地體現國家意志,發展更加符合國家戰略方向。黨組織能夠將企業目標統一到企業發展整體利益和社會利益上,避免決策者有限理性,並支持公司治理主體依法行使職權,確保黨和國家重大決策部署的有效落實。
國企面臨的關鍵問題
突破多層委托代理問題。基於國有企業所有者缺位的特殊性,在改革中需要有一個強有力、沒有自身利益訴求的第三方介入,而黨組織嵌入公司治理則是當前階段適應企業發展、突破改革困境的最優制度選擇,是更加適應新時代要求的新型治理模式。中國共產黨的宗旨是堅持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黨組織是天然的全民股東的利益代表。作為執政黨,黨組織具有強有力的組織優勢和信息優勢。黨組織嵌入公司治理,能切實發揮黨組織“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實”的領導作用,能夠解決國企改革過程中“弱所有者、強管理者”的問題。黨組織具有強勁的制衡能力和治理能力,可以從根本上解決國企內部人控制問題,提升國有企業公司治理能力。確保國有資產不被侵蝕,確保國有資本保值增值。當然,如何進一步釐清黨組織、董事會、經營層權責邊界,提高黨組織深度融入公司治理的效果,優化企業運行流程,提高企業決策效率,還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完善。
正確解決公平與效率問題。公平和效率問題,是經濟學研究的一個重要問題。簡言之,效率是指社會稀缺資源中能夠攫取的最大利益,而公平是指將勞動成果平均地分配給社會成員。前者指的是經濟蛋糕的大小問題;後者指的是蛋糕的分配問題。公平與效率孰者優先,取決於經濟社會發展階段、取決於經濟社會存在的主要矛盾和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任務。當前,宏觀層面,國際經濟形勢嚴峻、生產貿易競爭激烈、產業轉型升級任務艱巨、企業科技創新不足;微觀層面,國有企業收入分配尚不夠靈活、企業家精神發揮還有待加強、關鍵技術和管理人才仍有缺口、激勵與約束機制還需完善。因此,順應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變化,順應經濟新常態要求,應在兼顧公平的基礎上,更加注重國企的效率問題:打破國有企業體制機制障礙,使勞動資料和生產要素得到最優配置和最有效利用,促使企業各方動力活力充分釋放。
高度融入市場經濟的問題。傳統國有企業長期秉承的是計劃經濟體制,一直存在著與市場經濟的有效融入問題。很多國有企業官本位思想嚴重,行政化管理色彩濃厚。囿於企業多年形成的僵化體制和缺乏活力的機制,再加上部分政策約束,企業的生產經營發展管理一定程度上脫離產品價值規律和市場競爭規律要求,從而導致市場在資源配置中決定性作用得不到有效發揮。國有企業完全融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完全實現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發揮決定性作用尚有一定差距。
健全完善的國資監管體制問題。國資監管體制解決的是國資管理者、國有資本、國有企業的關係,國資改革確立國資監管者管資本,國有授權資本公司管股權,國有企業管經營三個層次的國資管理體制。新體制明確國資管理從管企業、管資產、管人向管宏觀布局、管資本、管股權方向轉變。但是,國資監管還存在待解的一些深層次問題:如何科學合理劃分國資監管機構、資本運營機構和企業的權力界限,國資監管模式、機制、重點及其運作的規範性和有效性,企業董事會建設及治理能力提升,這些都需要深入研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