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補齊京津冀地區農業農村發展短板
http://www.CRNTT.com   2019-11-22 08:49:52


  中評社北京11月22日電/從一定意義上說,京津冀地區是以大中小城市為中心或節點、以鄉村為支撐腹地和銜接紐帶的城鄉融合區,鄉村在農產品供給、生態涵養、文化傳承、就業增收等方面都發揮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經濟日報發表河北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張波文章認為,我們推動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著力點是解決好北京的“大城市病”,但也要看到,京津冀區域內的農業農村發展總體水平較低、地區差距較大等問題依然存在,這方面的短板也需要補齊。一方面,京津冀地區農業農村現代化進程滯後於城鎮化和工業化,農業供給質量不高、資源環境約束趨緊,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相對滯後,社會治理能力有待提升;另一方面,京津冀地區鄉村發展地域分割較為明顯,京津兩市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河北省的近1.9倍和近1.7倍,在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社會福利方面的差距也較大。

  文章表示,補齊京津冀地區農業農村發展的短板,需按照區域一體化思路,創新城鄉融合發展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把世界級城市群建設與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有機結合起來,發揮京津兩地都市區對腹地鄉村的輻射帶動作用,逐步實現區域內鄉村全面振興、同步振興,為京津冀協同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第一,以功能疏解帶動城鄉空間跨域重構。京津冀地區城鄉地域關係交織,構建錯落有致、有機統一的城鄉布局形態是推動區域城鄉融合發展的重要條件。破解北京的“大城市病”要更多發揮擴散效應,將密集的、附加的城市功能向更廣闊地域疏解和轉移,推動區域城鄉結構向“城鄉均衡化”轉變。

  一方面,需著力培育發展衛星城鎮。要更好貫徹國家一系列重大戰略部署,以建設雄安新區、微中心、北京城市副中心等為契機,把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到都市區外圍縣域及鄉村地區,建設一批定位清晰、功能明確、布局有序的高品質中小城市和產城融合示範區,形成與首都核心區功能配套、協調聯動、疏密有度、有機增長的都市連綿帶,推動北京城市形態由“密閉擁擠”轉向“開敞有序”。

  另一方面,需分類推進村莊建設。圍繞都市區輻射半徑,統籌村莊發展定位。對於環京津的區位優、環境好、交通便利的村莊,可考慮建設宜居宜業宜游特色小鎮,承載都市區外遷的優秀人才、高端產業、研發中心、服務中心等;對於處於城市群腹地的一般村莊,可考慮提升綠色食品供應、休閑觀光、文教科普等多種功能和價值,吸引京津優質要素,建設連片美麗鄉村。

  第二,以供給提質帶動城鄉產業跨域互聯。形成區域一體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和經營體系,是實現區域鄉村產業興旺的必然要求。京津冀地區人口經濟密集、產業分工半徑適宜、消費空間範圍適度,有條件推動城鄉產業、特別是農業的跨域互聯。更好推進京津冀城鄉區域農業融合發展,要以區域市場一體化為基礎,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發揮不同地區、城鄉各自比較優勢,跨域配置人才、資金、技術等生產要素,實現京津優質生產要素和消費需求與鄉村生產有機結合,構建區域一體的農業全產業鏈,全面增強區域農業發展質量、效益和競爭力。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