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前,財政部副部長許宏才在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從目前情況看,地方財政運行情況總體穩定,疫情防控經費得到了充足的保障,基層政府的“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也沒有出現風險問題。
開源節流緩解壓力
文章指出,“今後一段時間,財政整體上面臨減收增支壓力,財政運行仍將處於‘緊平衡’狀態。”財政部部長劉昆表示。
面對疫情衝擊,中央作出了一系列重要部署。中央政治局會議指出,要以更大的宏觀政策力度對衝疫情影響。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提高赤字率,發行抗疫特別國債,增加地方政府專項債券,提高資金使用效率,真正發揮穩定經濟的關鍵作用。
為加大對地方財政支持力度、提高基層“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能力,除了加快下達轉移支付,中央財政還採取了階段性提高地方財政資金留用比例、強化地方庫款運行監測督導、加大財政支出結構調整力度等措施。
比如,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了階段性提高地方財政資金留用比例。從3月1日到6月底,在已核定的各省份當年留用比例基礎上統一提高5個百分點。據測算,前4個月地方將新增留用資金約1100億元。
近日,財政部提前下達第三批今年地方政府新增專項債券額度1萬億元。加上前兩批提前下達的今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券額度18480億元,新增債券提前下達額度已達28480億元,有力地帶動擴大有效投資。
“中央財政統籌新增赤字、以前年度結轉資金、壓減本級支出騰出的財力等渠道,切實加大對地方的財力支持力度,有力保障基層運轉。積極創新財政資金分配方式,確保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達民生領域。”劉昆表示。
地方政府也積極採取應對措施。“各地財政收支矛盾加大,政府過緊日子成為必然之選,壓減人員經費、辦公經費等行政性支出。”上海財經大學中國公共財政研究院執行院長劉小川說。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政府績效研究中心主任王澤彩指出,各地要因地制宜、綜合施策,特別是要牢固樹立“長期過緊日子”的思想,科學安排今年收支預算。
目前,各地在應對收支矛盾方面開展了一系列探索。比如,各地通過壓減一般性支出和“三公經費”,貫徹“以收定支”原則等,努力降低行政成本;廈門、貴州等地把全面實施零基預算改革作為今年過緊日子的一個實招。
白景明認為,只有加強預算管理特別是優化支出結構,才能緩解收支矛盾,實現財政經濟可持續發展;要加快完善支出標準體系建設,降低一般性支出的標準水平;要完善預算績效管理,特別是強化績效評價結果運用,堅決通過績效評價大力削減低效無效支出。“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特別是當前經濟社會運行逐步趨於正常,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隨著中央部署的一系列重大措施落地,財政收入降幅會逐步收窄,地方財政收入情況逐步向好,收支矛盾也會得到有效緩解。”白景明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