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雅婧分析道,疫情像大浪淘沙,局限於追求時尚外形的服裝品牌疲於追隨潮流,在疫情造成的危機環境中“比較危險”,但如果品牌有內涵,每一件衣服有自己的故事,客人選擇的不僅是靚麗的外觀,還兼顧設計背後的巧思,就更賦予了品牌以韌性。相比疫情前,更多顧客發出了自己身著該品牌服裝的照片,有來自各個國家、不同膚色的用戶都在分享著日常,不僅有甜美森系的女孩,還有紋身朋克的酷女孩。作為品牌創始人,她感到當服裝與文化多樣性碰撞,產生的火花更是動人美好。
談及日後的規劃,汪雅婧感慨道,好在主要業務都在線上,以前和許多歐洲小店合作的模式在近幾年也顯頽勢,因此之後還是以電商為主。目前倫敦的實體店即使開門也稍顯慘淡。
華人媒體:與新冠“共呼吸”密切關注解封後變化
自7月4日英國全面解封以來,大部分行業逐漸步入復甦狀態。作為疫情期間從未停歇的在英華文媒體,《歐洲時報》英國版負責人李強說,解封後,部分客戶更加明確接下來的推廣目標和方向,增加了與媒體在推廣計劃方面的溝通。從報道關注重點來看,目前更多在對比解封前後的社會變化和狀態。部分媒體抱有謹慎態度,儘管目前英國全面解封,每天新增確診病例數量雖在不斷減少,卻依然可觀,如何與新冠“相互依存”發展便成為重點考慮情景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