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如何推動供給和需求形成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http://www.CRNTT.com   2021-01-08 08:51:50


  中評社北京1月8日電/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要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注重需求側管理,打通堵點,補齊短板,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提升國民經濟體系整體效能。

  經濟日報發表專欄作者喬瑞慶文章表示,經濟發展是多種因素、多重動力綜合作用的結果,但需求與供給相互作用是最基礎性的動力。這次會議一方面強調“要緊緊扭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條主線”,另一方面強調“注重需求側管理”,意味著構建新發展格局既需要供給側和需求側雙輪支撐,也需要供給側和需求側互促共進。那麼,如何理解“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呢?

  文章分析,從供給側看,要牢牢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這個戰略方向,疏通國內經濟大循環的梗阻和堵點。生產是整個經濟循環的起點。持續提升供給體系的質量與效率,是解決供需不平衡不匹配、暢通國民經濟循環的關鍵所在。要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堅持科技創新,力促質量變革,減少無效和低端供給,擴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給。持續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力促效率變革,推動勞動力、土地、資本、技術、數據等要素市場化配置,提高全要素生產率,實現內涵式增長。持續優化經濟結構,力促產業變革,支持高端裝備製造和傳統產業改造提升。持續轉換增長動力,力促動力變革,大力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和現代服務業。持續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保障糧食數量安全和質量安全,增加優質農副產品市場供給。

  從需求側看,要堅決扭住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加快構建完整內需體系。消費是社會再生產的終點也是新一輪再生產的起點。超大規模市場是聯通國內國際市場、推動形成新發展格局的關鍵優勢。要順應居民消費升級趨勢,持續激發消費潛力,夯實消費的基礎性作用。合理增加公共消費,提高教育、醫療、養老、育幼等公共服務支出效率。擴大有效投資,發揮出投資的關鍵作用,圍繞補短板、惠民生等,加強基礎設施建設。

  文章認為,新發展格局要處理好供給與需求的關係,要把提高供給質量和提升需求層級有效匹配。供給和需求是國民經濟運行的一個矛盾統一體,相互對立、相互依存、相互轉化。高質量供給要有高層級需求支撐,高層級需求也要高質量供給來滿足;高質量供給可以轉化為高層級需求,而高層級需求反過來呼喚高質量供給。因此,需要打通消費堵點和痛點,破除制約消費的體制機制障礙。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規模,形成中高端消費的堅實支撐。建設現代物流體系,提高供給到消費的物流效率。只有貫通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環節,構建供給和需求正反饋機制,才能促使供需兩端相互配合、協同發力,推動形成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