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5月18日電/據央視新聞報道,5月15日,在環繞火星飛行探測了3個多月後,天問一號著陸巡視器終於穩穩地落在火星烏托邦平原南部預選著陸區。這個名字源於屈原《天問》的著陸巡視器,滿載著中國人“九天之際,安放安屬?隅隈多有,誰知其數……”的疑問,探尋這顆紅色星球的前世今生。
千萬里的跋涉,只為你而來。中國火星探測的首選地為何花落烏托邦平原?火星上的高地、山脈、峽穀又是如何形成的?載人探火的選址會有所不同嗎?隨著火星探測事業的發展,人類對於火星的種種疑問,也將被一一解開。
是否“曾經滄海” 去烏托邦平原看了才知道
從20世紀60年代至今,火星的天幕上,便屢見天外來客。1960年至2019年,國際上的火星探測任務共有44次,但其中成功和部分成功的只有22次,是風險最高的航天任務之一。
1997年,“旅居者”號火星車在火星的克里斯平原阿瑞斯穀著陸,這是人類送上火星的第一台火星車。2004年,美國“勇氣”號、“機遇”號這對雙胞胎火星車先後登陸子午線高原和古謝夫撞擊坑。更大、更重、功能更強的“好奇”號火星車則於2012年8月在蓋爾撞擊坑登陸。今年2月,美國“毅力”號火星探測器降落在火星北半球伊西迪斯平原西側的傑澤羅撞擊坑。
“陌生星球的著陸點選擇,要受工程約束和科學目標的雙重限制,既要有科學意義,也要易於工程實現。”中國航天科工二院研究員、國際宇航聯空間運輸委員會副主席楊宇光道出了選擇火星著陸點的玄機。
“出於工程安全的需要,著陸區一般選擇在赤道附近的低緯度區域,以保證火星車的太陽能電池板能獲得足夠的太陽光照,而且那裡夏季白天溫度為20多攝氏度,利於設備正常工作;第二是著陸點附近區域要平坦,盡量避免存在大塊岩石,確保探測器著陸時不會傾覆;第三是著陸點海拔要低,探測器著陸的過程十分凶險,地勢越低,越能為探測器著陸爭取緩衝時間。”楊宇光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