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推動養老保險事業高質量發展
http://www.CRNTT.com   2021-05-24 08:06:02


  中評社北京5月24日電/我國已基本完成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的搭建任務,建成城鎮職工和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順利完成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建起企業年金和職業年金制度,啟動稅收遞延型個人商業養老保險試點,基本養老保險已覆蓋超過10億人。當前我國人口老齡化速度超出預期,給養老保險制度帶來的挑戰不容小覷,必須早做準備,防患未然。去年中央將“發展多層次、多支柱養老保險體系”寫入“十四五”規劃建議,今年中央提出“促進社保事業高質量發展可持續發展”的新任務新要求,養老保險制度邁入深化改革新階段,也迎來脫胎換骨與時俱進的新機遇。在“十四五”開局之際,堅守系統觀念,做好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的謀篇布局,從重點、難點、堵點入手,推動養老保險事業高質量發展。

  提高企業年金覆蓋率,夯實養老保險“多層次”。我國企業年金制度建立已近20年,目前只有2700萬人同時擁有基本養老保險和企業年金,其餘4.3億參保人只有單一的基本保障。未來相當長時間裡,繳費人數的增速都將不及退休人數,基本養老金的保障度會持續下降。近十多年來,美國、英國、丹麥、新西蘭等很多國家都探索了“自動加入”機制,效果很好,年輕人一旦工作就自動加入企業年金,參與率很高,基本養老保險與企業年金合力保障退休生活。“十四五”時期應勇於嘗試,引入自動加入機制,從簡入難,分類推進,給參保職工增加一道保障線。

  規範個人養老金發展,築牢養老保險“多支柱”。自1991年首次提出個人儲蓄性養老保險至今,我國探索個人養老金制度已有30年,但直到2018年才啟動稅收遞延的試點,到2020年4月只有4.76萬人投保,推行效果不好,歸咎於制度覆蓋的目標群體未找准。近年來,數字經濟、網絡經濟、平台經濟吸引大量年輕人就業,他們中許多人收入超過社會平均水平,希望擁有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但因為沒有雇主繳費,又不願個人全額負擔,一直游離於養老保障之外。將這些人作為個人養老金制度的目標群體是可行的,個人養老金是賬戶式管理,產權歸個人,政府也支持,有激勵性,對年輕的新業態從業人員有吸引力。需要重新認識個人養老金制度在民生保障中的作用,它不僅僅是補充養老金,更可以成為靈活就業人員養老保障的主體支柱。“十四五”時期,可以探索稅優和補助並重、自願投保與自動加入相結合的多種機制,做大個人養老金制度。

  擴大養老基金儲備,充實養老保險“蓄水池”。我國兩大養老基金儲備正在不斷成長,全國社保基金自2001年成立以來權益超過2萬億元,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餘超過6萬億元,其中委托投資過萬億元,但兩大基金合計資產仍不到GDP的10%。基金儲備越不充分,落在後代肩頭的養老負擔就越重,越容易造成代際不公平。我國要注重不斷“開源”,財政豐年多劃轉,國資盈餘多繳存,土地出讓金、房產稅甚至奢侈品稅等劃轉都納入考慮,多渠道、下大決心做強養老基金戰略儲備。

  提升經辦服務能力,做好養老保險“管理員”。我國養老保險分群體建制,單位職工與靈活就業人員的制度相同但繳費有差異,城鎮職工與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的制度統一但分賬管理,城鎮職工與城鄉居民的繳費和待遇完全不同,各種身份的轉變都會牽扯養老保險關係轉移接續。目前持社保卡的人數已達13.4億人,簽發的電子社保卡有4.6億張,但社保關係轉移接續仍有不順,主要原因是各地參保政策有差異,各類信息系統難兼容,數據跑起來不暢通。人社部正在完善全國統一的社會保險公共服務平台,下一步各地社保信息系統對接將提速,經辦服務有望實現高質量發展。

   來源:經濟參考報  作者:張盈華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