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系列的出版,標誌著“復旦詩派”正式誕生。許德民表示,復旦詩派成員大多曾是復旦詩社的一員,畢業後集結為復旦詩派,是以復旦大學為共同精神家園的復旦詩人群體。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復旦詩派可以溯源自1940年代的鄒荻帆、綠原、冀汸、姚奔、曾卓等詩人,他們曾是復旦大學最早的校園詩刊《詩墾地》發起人和主要作者。四十年來,復旦詩派有三十多人加入中國作家協會或省市作協,四十多人出版一本詩集以上,多人曾分獲省市文學獎、詩刊優秀作品獎、《上海文學》優秀詩歌獎等各類詩歌獎,其中陳先發獲得了第七屆魯迅文學獎。
值得一提的是,百年校慶之際,除了出版《復旦詩派詩歌系列》,在許德民等老社員的策劃和組織下,復旦詩社還舉行了包括朗誦會、研討會、義拍、“復旦詩魂”雕塑等一系列聲勢浩大的活動。
然而在這之後,剛剛接手復旦詩社的肖水卻陷入了“一窮二白”的窘境。
在詩歌黯淡期煥發新的活力
經過1980年代詩歌的繁盛和紅火後,隨著社會經濟的變遷、大眾流行文化的勃興,在詩歌寫作轉向的同時,詩歌與大眾的分離也走向了必然。在校園內,詩歌不再是青年學生青睞的主要精神食糧,詩人也不再是大學生心目中的時代英雄,許德民和宋琳的待遇再沒有一個校園詩人享受過。
肖水接任復旦詩社社長時,就是這樣一個校園詩歌乃至整個詩歌環境的暗淡期、邊緣期。當然,這是從詩歌與大眾、與讀者的關係上來講。
從上任社長手裡接過接力棒時,除了幾册社團資料,和一個社長之名外,肖水什麼也沒有,沒有社員,沒有資金。他在復旦光華BBS論壇上發了帖子,邀請喜歡詩歌願意和他一起經營詩社的同學到相輝堂前的小草坪聚會。結果,只來了七八個人。但他沒有灰心,“看到歷任社長名册上自己的名字,感覺到有一種使命感。”
當時,肖水已經是80後詩人中的代表詩人之一,他開始利用自己的一切關係和影響,籌集資金,培養社員。在老社員和朋友們的支持下,組織舉辦了諸如“復旦詩社復興論壇”、連續五屆的“長三角地區80一代詩人朗誦會”、海子詩歌朗誦會,承辦數屆“葉紅女性詩獎”,協辦“兩岸青年文學營”、“珠江(國際)詩歌節”上海分站、兩屆“上海-台北雙城詩展”等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