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2月31日電/構建新發展格局是與時俱進提升中國經濟發展水平的戰略抉擇,也是塑造中國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新優勢的戰略抉擇。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是構建新發展格局的重要基礎。
經濟日報發表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課題組費洪平、王雲平、邱靈執筆文章稱,當今世界,一些發達國家積極推動製造業“回流”,並以自身為中心配置區域性產業鏈,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使得跨國公司更加重視產業鏈供應鏈的多元化,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已成為世界各國的共識。立足國內,無論是著眼於保持中國製造業競爭優勢、實現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還是進一步有效暢通國民經濟循環、推動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都需高度重視產業鏈安全問題,切實維護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深刻理解產業鏈安全的內涵
文章表示,產業鏈安全作為經濟安全的重要內容,是指一個國家按照自己的意願制定相應的產業政策,進而推動相關產業及產業鏈發展。如果這個意願和能力受到挑戰,那就是產業鏈安全出現了問題。深刻理解產業鏈安全的內涵,有助於我們明晰發力方向、找准發力重點。
第一,保持較高的技術創新水平是產業鏈安全的基本要義。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使中國產業技術創新保持較高水平,是提升產業鏈水平的關鍵。當前,隨著內外部形勢發生深刻複雜變化,中國實現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日益凸顯,盡快克服關鍵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成為確保中國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的重要一環。需依托中國超大規模市場和完備產業體系,培育有利於新技術快速大規模應用和迭代升級的獨特優勢,加速科技成果向現實生產力轉化,進一步提升產業鏈水平、維護產業鏈安全。
第二,保持產業鏈各環節暢通是產業鏈安全的內在要求。產業鏈環環相扣,一個環節阻滯,上下游企業都無法運轉。一段時間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給全球產業鏈順暢運行帶來了巨大挑戰,很多國家都出現了產業鏈環節阻滯問題。一旦全球產業鏈中斷、企業的生產過程中斷,部分產業鏈就會遭受實質性破壞。
第三,保持國內產業鏈穩定和完整是實現產業鏈安全的重要支撐。中國是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工業門類最齊全的國家,中國完整的工業體系和較好的產業鏈體系為構建新發展格局提供了良好條件。面對複雜多變的國內外形勢,以留住產業鏈關鍵環節為抓手,把需求牽引和供給創造有機結合起來,推進上中下游協同聯動發展,已經成為保持中國產業鏈穩定和完整、增強產業鏈發展韌性和抗衝擊能力的重要思路。
第四,保持重點產業鏈自主可控是產業鏈安全的重要體現。產業鏈自主可控,指的是在面臨外部(主要是國外)產品、零部件、技術等供應受限時,還能夠依靠國內穩定運行的產業鏈供應鏈提供相應的產品和服務。當前,世界各國都強調重點產業鏈的自主可控,一些西方發達國家鼓勵本國企業將生產環節遷回,以此強化關鍵產業的安全性和穩定性。中國強調重點產業鏈的自主可控,最應關注的是一旦受限就會影響國民經濟安全運行的關鍵產業。
需要看到,當前和今後一段時期,全球產業鏈重構步伐將不斷加快,產業鏈方面的國際競爭將不斷加劇,通過參與國際競爭和分工來實現產業鏈安全,不斷增強中國產業鏈的國際競爭力,應是未來發展的一個重要目標。
科學研判國際產業鏈調整新動向
文章分析,進一步增強產業鏈自主可控能力、加大力度補鏈強鏈,需密切關注國際產業鏈調整的新動向。受多重因素影響,國際產業鏈調整的格局、方向等都表現出新的變化。
一是國際分工由產業間分工、產業內分工轉變為產品內分工。全球產業鏈正在發生結構性變化,突出表現在全球價值鏈成為構建國際分工體系的新依據。具體來看,全球貿易模式由“貨物貿易”向“任務貿易”轉變,跨國公司在全球範圍布局產業鏈、配置生產要素,各生產環節被最大限度地細分。一件出口產品的價值創造來自處於生產鏈條上不同環節的國家,當一國出口技術密集型產品時,該國有可能只是承擔其中的勞動密集型分工環節。在以全球價值鏈形式進行國際分工的今天,一國在國際分工中承擔什麼環節遠比“賣什麼產品”更重要。而全球價值鏈治理正是基於產品內生產環節的分解,形成以產品價值鏈分工為基礎的國家或地區生產網絡,產品內分工已成為當代企業分工與產品生產的重要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