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月6日電/據經濟參考報報道,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蓬勃發展,信息通信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愈發凸顯。在當前環境污染和溫室效應逐漸引發國際社會普遍關注的同時,如何發展綠色化、低碳化信息通信相關產業已經成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必然趨勢,也是我國信息通信產業發展無法回避的現實考題。在“2030年前實現碳排放達峰、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戰略目標導向下,亟須從整個經濟系統、環境系統的角度,統籌處理好發展和減排的關係,系統梳理信息通信相關產業對碳排放的影響以及面臨的減排挑戰,提出我國信息通信相關產業的低碳轉型政策建議。
信息通信產業碳排放的主要表現形式
信息通信產業是支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基礎性和先導性產業,對整個經濟系統造成的碳排放影響是多元的,主要表現為三種形式。一是直接碳排放,即由於信息通信設施、設備或服務所造成的直接碳排放。當前,我國5G網絡、雲計算和數據中心等往往都是電力消耗大戶,其生產運營會產生大量的碳排放。二是隱含碳排放,即信息通信產品隱含的碳排放。信息通信產品生產需採購大量原材料和零部件,從而拉動電力、鋼鐵、水泥和石化等上游部門碳排放增長。相關研究表明,一部手機所隱含的碳排放超過70千克,而信息通信相關產業由此隱含的碳排放量遠大於其直接碳排放,甚至高出10-20倍。三是使用碳排放,即信息通信產品應用於其他部門所造成的碳排放。信息通信產業通過“技術賦能”推動裝備製造、建築、交通、服務等下游部門產能增長,同時也擴大了對高耗能信息通信產品的使用,從而間接造成了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的增加。相關研究發現,信息通信產業由於此原因增加的碳排放也達到其直接碳排放的5-10倍。
信息通信產業碳減排面臨的新挑戰
隨著數字基礎設施建設的加速推進,信息通信相關產業各種形式的碳排放不容忽視。在我國數字經濟和碳排放大國建設過程中,信息通信相關產業碳減排面臨諸多嚴峻挑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