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素養的培育沒有討巧的辦法。美學家朱光潛認為,真正的文學教育不在於知道多少文學理論和史實,而在於培養出純正的趣味,文學不是簡單的獲得知識與技能的方法,而是以文學為媒介豐富精神世界、提升自我的過程。這需要依靠一個完善的系統和堅實的載體——課程體系。文學教育課程開設,著力於學科的整合與關聯,立足於學生的全面成長,緊緊圍繞培養學生人文素養、提升學生創新精神、強化學生綜合素質這一目標。充分體現文學教育的特點,還要注重學校分類,學生的認知水平、興趣愛好、心理欲求和發展需要進行設計融合,發揮教師和學生的主體作用,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通過特色課程建設,更好地挖掘教師個性資源,使教師從成績比較中解放出來,以自己對文學的感悟能力喚起學生對文學的激情。
文學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教師的分析不能取代學生的文學閱讀實踐,在學生閱讀的過程中,幫助學生理清思路,以優美詩意的捕捉,極富感染力的講述,深邃哲理的提煉營造文學教育的氛圍。教師不僅要起到增進學生對文章理解的作用,還要起到拓展學生思維的作用。無論是指導性的、發現性的還是思維性的,都要引導學生對文學作品深層主題的品味和理解,深刻理解作者的人文情懷,豐富和完善自己的人性。
文學教育是教化的過程,在育人的過程中充分發揮文學的德育和美育兩大功能。人文素養與德育相互區別並相互聯繫,相互影響,二者都屬於文學教育的範疇。德育是人文素養的方向標,文學教育過程中遵守德育原則,在材料的選擇上要遵循德育的導向性,充分挖掘文學作品的德育因子,將人文素養的培養與道德教育同時進行。在文學教育教學中融入優秀傳統文化是培育學生人文素養的重要途徑,並要滲透在各個學科的教學當中,促進學生能力的提升和情感的升華。
好的文學作品就像是一陣微雨,清新可人;還像是一座山峰,巍峨壯麗;也像是一片海洋,廣闊無垠。科學、有效的文學教育,可以讓人擁有更充實的生命價值、更溫潤的心靈世界和更遠大的生命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