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新時代,食品消費由數量型向質量型轉變縱深推進,城鎮居民更傾向於購買低脂肪、高蛋白的動物性食物。
城鄉居民對加工食品的消費需求的上升更多地體現在對安全、綠色、營養的加工食品需求量的增加。
一方面,“大食物觀”要求政府和企業推動農產品與食品產業高質量、差異化發展,從供給端發力來滿足人民群眾對食品多樣化、精細化、營養化、生態化的需求;
另一方面,“大食物觀”要求從需求端發力推動食品消費方式與業態更新,為匹配食品消費新結構賦能。
“大食物觀”洞見“未來食品”
構建“大食物觀”離不開未來食品技術的革新,這也是未來食品生產重點攻關、搶占前沿高地的關鍵領域。
如建立基於微生物蛋白高效生物製造的食品蛋白資源供給體系,對保障國家食品蛋白供給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戰略地位。
樹立“大食物觀”也將進一步推進我國搶占全球未來食品技術制高點,顛覆傳統種植與養殖業的生產新模式,引領未來食品產業和細胞農業發展。
它既要求利用未來食品技術,特別是食品合成生物技術,通過工廠發酵生產替代傳統種植和養殖生產方式,突破大規模、低成本、可持續的蛋白質、澱粉和油脂等食品原料高效製造,實現“農業生產的工業化”。也要求未來食品技術切實保障食品的高質量供給。針對影響食品質構、風味與營養的重要食品配料和食品功能因子,建立生物製造技術,助力食品精准營養與智能製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