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北辰也有一份副業,“一個月祗有4場解說,其他的時間不可能都閑著吧。”作為二線解說,他面臨一個現實問題,每個月能給到他的工作量不大,也意味著工資不會很高,“正常6000-8000元吧。”外地人在上海,他必須找些副業來幫襯自己。
職業安全感還不夠,這是剛剛畢業的他們目前普遍的感受。王北辰的目標是成為一線解說,會有更多的收入來源。但現實壁壘就是,前面已經有很多實戰經驗豐富的前輩解說,已經戰出名氣,在他們面前,學歷就顯得沒那麼重要了。如何在這條職業路上走得更高更遠,是他有些困惑的問題。
高校專業特色依然可成為優勢
但無論是轉行的路周,還是王北辰和徐高婕,都並不後悔自己選擇了這個專業。
路周認為自己在學校的遊戲美學課中收穫良多,對不同遊戲的涉獵,對目標玩家的標簽和市場特徵做分析,這些不僅僅局限於電競本身而更具拓展性的專業性學習,在她看來是給予了更大的職業選擇寬泛性。
入學前徐高婕曾是一家公司的簽約藝人,也參加過藝考的培訓,但正統的專業練習她是進大學後才接觸,大一時的基礎專業課如發聲課、配音課在她看來是最有用的。
而作為“學院派”,王北辰同樣很自豪於自己在學校裡練出來的基本功。學校裡開的很多課程,比如中外新聞史、中國近代史等,他一開始不理解為何要學,後來才發現這種文化和知識積澱對於解說來說非常重要。
人社部公開數據顯示,中國正在運營的電子競技戰隊(含俱樂部)有5000餘家,電子競技職業選手約10萬人,而電子競技員的整體從業規模超過50萬人,該行業未來5年還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主要集中在上游的研發、開發、運營,以及下游的服務領域。高校在培養電競人才方面,可以結合自身特色,通過細分培養特色人才,也可以對應不同企業需求,同時拓展學生就業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