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片來源:新華社) |
中評社北京9月27日電/據光明網報道,“我記得保護區名字裡有‘鳥類’,總面積沒書上說的大。”近日,上海市寶山區一位小學生發現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五年級數學課本上對上海崇明東灘自然保護區的表述同自己的了解有些出入。對比官網資料後,當地負責人回應:課本相關內容確實“滯後了”。無獨有偶,2021年沈陽市一位中學生也發現了英語教材上的一處科普知識類錯誤——蜜蜂(bee)的單詞圖示畫成了食蚜蠅。
今天的青少年熱愛科學、善於觀察和發現。我們的教材編審、各類讀物編寫,乃至“全方位育人”的各環節又能否給孩子們傳遞更准確更前沿的科普知識?近日,中辦國辦印發《關於新時代進一步加強科學技術普及工作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對校內、校外科普工作有了新的部署。青少年科普,如何更具育人實效?如何打造更多高質量科普資源,引導青少年具備勤探究、善發現、學科學、愛科學的素養?記者采訪了相關師生、科普人士和專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