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北京10月28日電/據科技日報報道,一項關於大腦可塑性和視覺感知的研究發現,兒時接受過切除一半大腦手術的人,80%以上的時間都能准確識別出兩個單詞或兩張臉之間的差異。考慮到切除的腦組織的體積,這一准確性突顯了大腦重新連接自身并適應劇烈性手術或創傷的能力及其局限性。
美國匹茲堡大學研究人員近日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刊發的這一發現,是有史以來第一次嘗試描述人類的神經可塑性,并了解單個大腦半球是否可執行通常由大腦兩側分開執行的功能。
神經可塑性是一個過程,它允許大腦改變其活動,并在結構或功能上重新連接自己,以應對環境的變化。盡管大腦的可塑性在發育早期達到頂峰,但大腦在成年後仍會繼續發生變化。
隨著年齡的增長,大腦的兩個半球變得越來越專門化,兩個半球承擔著不同的職責。但神經可塑性是有局限性的,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半球偏好會變得更加僵化。
當大腦在高度可塑性的情況下被迫改變和適應時,會發生什麼呢?為了回答這個問題,研究人員觀察了一組特殊的患者,他們在童年時期接受了手術切除一側大腦半球以控制癲癇發作。
研究人員分別測試了參與者識別兩個單詞和兩張人臉的能力。結果發現,剩下的大腦半球支持這兩種功能。大腦半球切除者和對照受試者的單詞和人臉識別能力不同,但差異不到10%,平均准確率超過80%。無論切除哪個大腦半球,參與者在面部和單詞識別上的准確率都是相當的。
“令人欣慰的是,失去一半大腦并不等同於失去一半功能。”研究第一作者邁克爾·格拉諾維特博士說,這增加了人們對手術後大腦神經可塑性的了解。
研究人員稱,“通過對大腦半球切除患者的研究,可以了解單個大腦半球的功能容量上限。有了這項研究結果,我們現在可涉足人類神經可塑性的大門,開始檢測大腦重組的能力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