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讓水更清魚歡暢——長江上游珍稀魚類保護記
http://www.CRNTT.com   2023-02-19 10:48:22


  中評社北京2月19日電/據新華社報導,“這兩年江裡的魚多了、大了,過去難得一見的魚種,也經常能監測到。”長江重慶江津段護魚員劉鴻站在船尾,望著煙波浩渺的長江,不時有魚兒躍出水面。

  長江上游是長江鱘、胭脂魚、岩原鯉等珍稀、特有魚類的卵苗孕育所和種質資源基因庫。但一段時期裡,受污水亂排、過度捕撈、挖砂采石等破壞生態環境行為的影響,珍稀、特有魚類一度面臨生存危機。近幾年來,隨著長江流域“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深入推進,長江上游水域生態環境大幅改善,魚類資源總量加快恢復,越來越多珍稀、特有魚類再現江裡。

  水漸清河漸暢,又見珍稀魚類身影

  “在去年開展的專項監測中,我們幾乎每天都能捕到國家二級保護野生動物岩原鯉。可前幾年,一年都打不上來一條。”從2005年起,西南大學漁業資源環境研究中心主任姚維志及其科研團隊,一直在跟蹤監測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的魚類資源。

  對比一條科研漁船一天的漁獲量,是科研團隊調查魚類資源變化的重要手段。姚維志說,自2016年長江大保護開啟以來,長江上游魚類資源總量明顯恢復,種群結構得到改善,珍稀、特有魚類出現頻率也有所增加。去年,科研團隊還在長江丁家沱魚類產卵場發現33尾長江鱘。

  在長江上游支流赤水河,也頻現珍稀、特有魚類的身影。走進雲南省昭通市鎮雄縣魚洞生態觀測點,“天天水清,年年有魚”的標語格外醒目,工作人員姚明昌忙著記錄監測情況。2022年初,魚洞生態觀測點監測到昆明裂腹魚、四川裂腹魚、寬唇華纓魚、貝氏高原鰍4種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暢游產卵。

  長江上游珍稀特有魚類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雲南管護局副局長賈仕鵬說,赤水河流域雲南段監測到魚的種類,從2020年的36種恢復到目前的42種。其中,昆明裂腹魚、雲南光唇魚等指示性物種及優勢種種群的年齡日趨優化,性成熟年齡魚類在漁獲物中的比例增加;監測漁獲物中對環境壓力敏感的中大型魚類數量及占比大幅增加,“這說明,赤水河雲南段的魚類生物多樣性恢復呈現出良好趨勢”。

  珍稀、特有魚類的回歸,離不開長江上游沿江各地對魚類生境的保護修復。2020年以來,昭通市全面拆除了赤水河雲南段的17座小水電站的水壩,恢復了河流連通性,魚兒洄游通道更加順暢。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