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住重慶渝中區的彭先生告訴記者,去年暑假他也遇到了低價游踩坑問題。“報名前聲稱是‘0元游’,到了後旅行社不僅安排了購物點,還規定了消費門檻。”
“一個景點搭配了5個購物點,導游直接提出必須在每個購物點消費達到多少才能去往下一個景點。”彭先生說,一趟旅遊回來,買了一堆殘次品,揣了一肚子氣,完全沒有體驗到旅遊的樂趣。
低價游產品大多來自非正規旅行社
“不合理低價游一直存在,背後的成因很複雜。”重慶某旅行社市場部主管張宗軍說,涉及旅遊行業的矛盾、投訴和違規,其中八成都是因為低價。
“打低價牌是旅行社吸引客流的慣常手段。”張宗軍分析道,旅行社常分為組團社和地接社兩種。組團社負責攬客,按照“人頭數”賺錢,地接社負責接待,讓遊客多購物賺提成是很多地接社的利潤來源之一。
從事重慶市內游帶團工作的一名導游指出,市場消費者的需求促成了不合理低價游產品的出現。“對於遊客而言,當然是越便宜越好,經營者就是抓住了這種貪圖便宜的心理,先吸引遊客入團,再通過欺騙、強制遊客購物等手段非法獲利。”
張宗軍還提及,業內時不時掀起的價格戰也是成因之一。“儘管很多從業者深知,打價格戰是‘傷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兩敗俱傷,但誰又願意將客源拱手送人呢?”
“不過,正規旅行社肯定不會推低價游產品,畢竟這是自損形象、自毀品牌的做法。”有從業者如是說。記者瞭解到,大多數不合理低價游產品來自於非正規旅行社,甚至還有一些未取得旅行社營業執照跨界而來的企業,它們往往隱藏在行業相關部門的監管盲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