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對“中特估”的三個誤解
http://www.CRNTT.com   2023-05-26 08:32:42


  中評社北京5月26日電/自去年11月份監管層提出“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以來,二級市場對於中國特色估值體系(下文簡稱“中特估”)概念股的追逐此起彼伏。其中,既有對特定上市公司價值的再挖掘和再評估,也有跟風式的短期炒作。而人們對於“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也有不同理解,其中,存在三種誤解:

  第一種誤解是,搞“中特估”,就是把大型國有控股上市公司的估值拉起來。這種誤解的思想根源在於,把“構建具有中國特色的估值體系”完全功利化了。

  顯而易見,確有一部分國有控股上市公司(包括國有上市銀行)的估值存在低估情形。改變其低估值狀況,發揮其價值投資引領功能,是十分必要的。但並非每一家“中字頭”上市公司的市值都是被低估的,每家公司因基本面不同而呈現不同的市值偏離度;並且,即使是同一家公司,在不同經營階段也會呈現不同的估值策略。

  在“中特估”框架中,當然包含國有控股公司合理估值問題,但“中特估”不等於對所有“中字頭”公司一概而論,更不等於“打總”拉抬股價。“中特估”不是專指“中字頭”公司估值,而是涵蓋所有上市公司,既包括國有控股公司,也包括民營資本控股公司等。任何一家公司,不管股權結構如何,其股價都要服從於基本面價值;而基本面價值的核心是行業競爭力和利潤成長性。

  第二種誤解是,“中特估”缺乏理論基礎和市場基礎。持這種看法的人認為,既然上市公司基本面決定估值和股價,那麼,就沒有必要講中國特色。他們還認為,美國華爾街是全球資本市場超級老大,擁有英特爾、蘋果、特斯拉等代表新經濟和高科技前景的企業,中國只要跟隨就行了。

  持這種看法的人,犯了一個根本性錯誤,即任何一國的資本市場,無論如何開放,其實都是在一個特定的經濟社會環境下,在一組特定的供求關係中運行的。中美社會制度不同,經濟發展階段也不同,股市內部供求關係各有特點,那麼,影響股市估值的主要因素、估值路徑、估值結果也必然有所不同。“中特估”是在認同並遵循一般股市規律的基礎上,對中國股市各要素進行結構性、綜合性、實踐性評估的一種機制。

  中國已是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本土上市公司中有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企業,還有大量屬於國內產業龍頭的企業。這些上市公司深耕本土市場、服務本土市場,既從本土市場獲得收益,也承擔著維護產業鏈、供應鏈穩定運行的職能。簡單套用美國同類公司的估值方法,是不能充分反映中國企業和中國市場實際情況的。

  就拿英特爾、蘋果等美國大型企業來說,它們可以便捷地在全球範圍內獲取資源、贏得利潤,其背後不僅是科技能力和管理能力,還有其依托的經濟霸權。中國缺少英特爾、蘋果這樣的企業,是經濟發展階段使然,我們不能因此而放棄構建獨立的估值體系。未來,中國企業不僅要在技術上、管理上提升水平,還要努力爭取在全球範圍公平發展的權益,並擴大這種權益。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