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31日電/據大公報報導,近來本港接連發生大廈石屎剝落事故,舊區重建刻不容緩。如何才能加快舊區重建?不外乎兩大方向,一是降低強拍門檻;二是增加私人市場參與重建的誘因。發展局局長甯漢豪接受大公報記者專訪時,透露了特區政府在這方面的思路,具有建設性,有助凝聚社會共識,加快重建步伐。
本港樓齡達到50年的大廈在2020年已有8700幢,到2030年將增加至13900幢,年久失修導致這些舊樓變成“都市炸彈”。行政長官李家超在去年施政報告提出檢討舊樓的強拍門檻,發展局近日公布有關方案,這是完全必要的,受到社會歡迎,但還不足夠。一方面,降低強拍門檻影響部分小業主的利益,爭議難免;另一方面,即使降低強拍門檻,若舊區重建無利可圖,很難吸引私人發展商來參與,變成單靠市區重建局孤軍作戰,效果好不到哪裡去。正如有人指出,現時的一些舊區重建項目已是“豬骨頭”,連市建局也不願“啃”,遑論是私人發展商。
特區政府知道問題所在,正在構思多管齊下優化重建方案。短期而言,就是加強執管行動,督促業主承擔起樓宇維修保養的責任,政府可提供協助。長期而言,就是降低強拍門檻,但並非以“一刀切”形式處理,比如70年樓齡的大廈強拍門檻降至六成的建議,引起社會關注,有意見認為門檻太低,而實際上能達至六成重建意願的亦非常罕見,在這種情況下,六成五並非不可考慮。還有,市建局已完成規劃研究並確認重建意願高的地區,降低強拍門檻也有其合理性。特區政府將設立專責辦事處協助小業主,提供估價、法律等專業意見,亦會協助搬遷,這會紓緩小業主憂慮,減少舊區重建的阻力。
另一個考慮方向,是提高私人發展商參與舊區重建的誘因。現時,市建局享有轉移地積比率的政策,這一政策工具將來也可以擴展到私人發展商。舊區重建的最大困難在於尋找安置的單位,如果將北部都會區及交椅洲填海的土地用來支持重建計劃,比如以比較優惠的條件賣地,並指定在有關土地上建樓,以滿足“樓換樓”的要求,相信會大大提高私人發展商參與重建的熱情。
現時市建局現金流出現問題,難以應付大型社區重建所涉及的巨額賠償及發展成本,有聲音要求檢討市建局的七年樓齡賠償機制,以增加市建局的收入。在這方面,特區政府表明暫時無意改變有關賠償機制,但可以透過其他措施支持市建局,包括將貸款上限由60億元增至250億元,以及容許市建局項目整合附近政府用地等,都可以改善市建局的財政狀況。
正所謂“只要精神不滑坡,辦法總比困難多”,舊區重建的困難的確很多,但只要解放思想,打破舊的條條框框,總能找到方法。在商言商,鼓勵私人市場參與重建的最佳方法莫過於提高誘因,凡是能加快重建又符合社會整體利益的措施,都應當考慮。
房屋問題是本港民生痛點和難點,而加快舊區重建,既可增加房屋供應,又可以美化市區,一舉兩得,越快越好。習近平主席曾指出,當前香港最大的民心,就是盼望生活變得更好,包括“盼望房子住得更寬敞一些”。從這個意義上說,加快舊區重建是市民增加幸福感、獲得感的重要途徑,也是特區政府強政勵治的重要指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