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以法治護航,讓社會“無礙”
http://www.CRNTT.com   2023-08-11 13:49:28


  中評社北京8月11日電/據人民日報報導,衡量一個社會的文明水準,一個重要方面就是看如何對待困難群體。物質越來越豐富,體現著經濟社會發展的速度;而保障殘疾人、老年人等群體平等、充分、便捷地參與和融入社會生活,促進社會全體人員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則彰顯著經濟社會發展的溫度。

  城鄉道路等應當符合無障礙設施工程建設標準,停車場應當設置無障礙停車位,利用財政資源設立的電視台應當在播出電視節目時配備同步字幕,銀行、醫院等的自助公共服務終端設備應當具備語音、大字、盲文等無障礙功能……無障礙環境建設法將自9月1日起施行,標誌著我國無障礙環境建設進入有法可依的階段,將為殘疾人、老年人權益保護提供更強的法治保障。

  從看得見的設施建設到看不見的信息交流,從明確政府部門責任到鼓勵社會力量參與,這部法律聚焦殘疾人、老年人權益保護,處處體現著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比如關注民生福祉,針對城鎮老舊小區既有多層住宅加裝電梯的難題,明確政府有關部門、社區基層組織擔負相關組織職責,房屋所有權人則承擔依法配合的義務,這將推動實現“居者有其屋”向“居者優其屋”轉變。比如突出科技賦能,規定利用財政資金建立的互聯網網站、服務平台、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應當逐步符合無障礙網站設計標準和國家信息無障礙標準,這將讓殘疾人、老年人更好享有網絡服務。比如注重監督執行,明確對違反本法規定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人民檢察院可以提出檢察建議或者提起公益訴訟,這將有效保障法律實施,把殘疾人、老年人權益保護落到實處。

  敬老愛老、扶弱助殘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近年來,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社會建設領域也在不斷書寫溫暖人心的文明故事,民生權益保障越來越多、民生獲得感越來越強。一些地方在政務服務大廳、火車站、客運站等公共空間設置或升級母嬰室,制定母嬰室安全技術規範地方標準;相關政府部門發布《城市居家適老化改造指導手册》,在城市居家、公共體育設施、消費環境、網絡應用等領域進行適老化改造;在高鐵站、地鐵站、機場等人口密集、流動量大的公共場所,AED(自動體外除顫儀)越來越常見。正是從尋常可見的生活細節中,從觸摸得到的點滴變化裡,可以感受到國家對民生權益保障的重視與支持。

  通過立法的形式,把民生權益保障以法律形式確定下來,是黨中央治國理政的一個重要理念和特點。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民生保障體系更加完備,相關法律法規持續完善。比如,婦女權益保障法保障婦女合法權益,促進男女平等和婦女全面發展;老年人權益保障法保障老年人合法權益,為老齡事業保駕護航。這其中,編纂民法典,可謂保障民事權利的集大成者。制定這一系列民事法律,既彰顯著人民至上的價值理念,更為民生權益提供了系統性保障,讓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實、更有保障、更可持續。

  徒法不足以自行,徒善不足以為政。在無障礙環境建設法中,很多規定都涉及無障礙環境建設的具體細節。落實好這部法律,還需要各地區各部門、社會組織、企業等各方相互配合、形成合力。民生權益保障更加有力有效,才能讓每一個社會群體都能享有同祖國和時代一起成長與進步的機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