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前迫切需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著力解決製造業產業鏈中的“短板”。所以,國家提出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
中評社北京11月25日電/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如何實現深度融合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大問題,需要釐清其內在邏輯和實踐路徑。當前,需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升級;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促進科技創新衍生出新興產業;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借助資本力量促進產業化發展;依托“三鏈”平台聚集人才,構建人才鏈強大的智力支撐。
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 以科技創新賦能產業升級
經濟參考報發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理學院教授劉志迎,博士研究生周勇、蔣子浩文章表示,產業鏈是產業中具有縱向商業關聯活動的多企業鏈式關係,也即用戶視角的供應鏈或價值增值角度的價值鏈。中國已是全球公認的製造大國,但是在整個產業鏈中“關鍵核心技術”的國際依賴性嚴重,產業鏈薄弱點集中體現在基礎材料、基礎零部件(元器件)、基礎工藝、基礎裝備(工業裝備、醫療設備和實驗設備)和基礎軟件等五類產業基礎技術上,成為制約中國從製造大國向製造強國升級的關鍵所在,當前迫切需要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在“五基”領域注入科技創新力量,著力解決製造業產業鏈中的“短板”。所以,國家提出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科技創新賦能產業升級,首先必須梳理清楚產業鏈的短板所在。通過建立科技普查制度、行業協會調研和龍頭企業報告等形式,系統摸清各產業鏈的關鍵核心技術缺失的具體狀況。其次是圍繞著產業鏈的短板技術,列出技術攻關難題,做到技術研發目標精準,技術指標達到或超越產業發展國際標杆水平。其三是部署創新鏈(產學研)精銳力量,分兩個項目組開展競爭性研發攻關,研發資金分基本投入和獎勵性投入,獎勵性投入給予研發成功者,以激發研發活力。其四是將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難題實現突破納入國家級技術獎勵評審的優先入選條件。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力促“五基”技術全面提升,實現產業整體升級。
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 促科技創新衍生新興產業
文章分析,創新鏈是科技創新中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應用技術開發、工程化驗證或中試、技術成果商業化等相連接的鏈式關係。從科學到技術再到產業,要經歷基礎研究向應用基礎研究跨越的“模糊地帶(基礎研究是否有應用價值)”,從應用基礎研究向技術開發跨越的“魔鬼河(應用基礎研究是否能支撐新技術開發)”,從技術開發向商業化跨越的“死亡穀(新技術成果是否可以實現商業化應用)”,從初步商業化向規模化產業發展跨越的“達爾文之海(市場競爭優勝劣汰)”,規模化產業還會遇到“衰退鴻溝(是否還能夠持續創新)”。科研成果產業化轉化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但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前瞻布局戰略性新興產業,培育發展未來產業,是創新大國崛起的必然選擇。
科技創新衍生新興產業,首先要清晰認知科學、技術和創新的關係。科學家的主要任務是科學發現,工程師的主要任務是技術發明,企業家的主要任務是商業化發展,創新鏈包含科學、技術、產業雙向交互影響。其二要精準疏通“模糊地帶、魔鬼河、死亡穀、達爾文之海和衰退鴻溝”堵點,使其順利產生鏈式反應並向產業鏈延伸,不能僅滿足於發表論文和申請專利,創新鏈要能夠衍生出新興產業或未來產業。其三要系統化建立學科評價體系,“破四唯”要立新標準,按照創新鏈各環節準確界定學科性質,建立學科評價體系,引導創新鏈聯動。其四要大力鼓勵學術創業,將實驗室成果轉化為新興產業,形成新質生產力。
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 借助資本力量促進產業化發展
文章指出,科技進步需要資金投入並借助資本力量,資本獲取收益需要借助科技力量。創新鏈的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應用技術開發、工程化驗證或中試、技術成果商業化等環節的連續過程,每一階段都需要資金注入或投融資,既包括主要用於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和重要技術研發的政府公共研發投入,主要用於技術研發,也有部分用於應用基礎研究的企業研發投入;還包括技術成果商業化後的天使基金、風險投資(VC)、私募基金(PE),以及上市融資(IPO)、配股、增發、可轉債等多種形式的資本加持,從而形成了圍繞創新鏈的完善資金鏈。其中,在創新鏈向產業鏈延伸逐步衍生出新興產業或未來產業階段,資本力量發揮了巨大推動作用。
圍繞創新鏈完善資金鏈,首先要持續優化中央財政五類科技計劃(專項、基金等)支持結構,重點確保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有足夠的資金支持,有力支持重要產業鏈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其二要引導和激勵企業加大研發投入,衹有形成以企業為主體的投入結構,國家綜合創新能力才能穩步提升。其三要大力發展和完善天使基金、風險投資、私募基金等各類基金市場,這對學術創業、科研成果轉化具有特別重要的作用。其四要深入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精神,優化資金供給結構,把更多金融資源用於促進科技創新。其五要大力培育一流投資銀行、投資機構、會所和律所機構,發展多元化股權融資,重點支持科技型企業上市公司融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