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是產業發展要素整合不力且人力資本不足。一方面,鄉村產業發展的資源要素整合不力,經營不善。鄉村產業發展需要的土地資源難以整合、資金技術普遍短缺、市場拓展渠道不暢以及人才下鄉入鄉不易,致使鄉村的稀缺價值資源難以得到聚合創新,鄉村產業持續發展乏力。另一方面,鄉村產業發展的人力資本不足,缺產業領頭人才。鄉村具有企業家精神的勞動者不足;甚至受非農產業和中心城區虹吸效應影響,擁有產業發展需要一技之長的鄉村人才容易“離鄉離農”,進一步加劇了鄉村人才短缺和人口外流。
三是企業進村入鄉通道不暢且缺乏激勵機制。優質企業要引進來,就必須有相應的對接載體。然而,受市場機制自發引導,城市天然就是要素聚集地,農村資金、土地、人才源源不斷流向城市,進村入鄉少,造成農村資本對接的平台和載體建設的發展動力不足。特別是鄉村自然資源要素管控嚴格,出於“非農化”“非糧化”等顧慮,企業入鄉進村需要的建設經營用地受到嚴格的管控,在鄉村開展生產經營的企業面臨較高投入風險。
實踐路徑
走在全省“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最前列,既是廣州的使命,也是廣州的擔當。築牢“百千萬工程”高質量發展的鄉村產業基礎是必然選擇。面對鄉村產業發展中的難題,關鍵是要立足地域優勢,構建“政府推動、企業主體、市場運作、合作共贏”的長效機制,堅持走特色種養、特色食品、特色手工業和特色文化之路,打通城鄉生產要素互動的梗阻,推動一二三產融合發展再上新台階。
一要將企業競爭優勢與鄉村資源禀賦相嵌。堅持將企業優勢與鄉村的區位優勢、資源優勢和人脈優勢相結合,以“百縣千鎮萬村高質量發展工程”為總引擎,把握鄉村建設行動蘊藏的巨大潛力。充分發揮企業作為市場主體在資金、技術、生產、組織和人才,尤其是對市場反應敏銳等方面的優勢,釐清鄉村的資源禀賦、勞動力和消費潛力等優勢,以自身優勢產業為切入點,推進企業入鄉進村開展生產經營活動。
二要構建城鄉產業協同發展平台。推進城鄉產業融合和三產融合,提高農業比較勞動生產率和比較收益率,為資本的“城—鄉”流動奠定產業基礎。聚力人的“城—鄉”流動,尤其是有一定人力資本、物質資本和社會資本積累的人的入鄉進村或返鄉回村,激發鄉村發展活力,帶動資金、信息和技術等其他生產要素的“城—鄉”流動,助力鄉村勞動者企業家精神培育,為企業入鄉進村增加商機和可能。最終實現企業發展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互利共贏。同時,積極探索擴大農村承包地產權結構的開放性,支持通過盤活農村土地經營權,增強農村產業發展的盈利潛力和空間,吸引更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