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區域國別學視閾下東北亞新形勢與周邊安全
http://www.CRNTT.com   2024-03-23 00:10:45


韓國和日本作為兩個長期接受美國駐軍的所謂“盟友”,明顯處於美國下位,對美方的脅迫與霸凌裝聾作啞。
  中評社╱題:區域國別學視閾下東北亞新形勢與周邊安全 作者:李敦球(曲阜),曲阜師範大學區域國別研究院副院長、外國語學院特聘教授

  【摘要】在美國挑起中美戰略競爭和俄烏衝突背景下,東北亞地緣安全形勢增添了新的變數。當前,東北亞地緣安全結構正處在重塑時期,美日韓“準亞洲版北約”已經形成,“北約亞太化”進程中重點染指東北亞,“印太經濟框架”與美日韓台“芯片四方聯盟”把經濟問題與產業技術問題政治化、武器化、意識形態化。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裡海權勢力還會以冷戰式的同盟或多方聯盟的方式來加深染指半島和東北亞,陸權勢力與海權勢力在東北亞發生對撞或許在所難免。美國正在藉俄烏危機加快打通北約和印太兩個同盟板塊,促使北約對接遏制中國的使命。美國在亞太“一體化威懾”布局中,謀求將朝鮮半島、東海、台海和南海“一島三海”形成聯動之勢,激化地緣衝突,凸顯出圍堵中國的戰略布局,東北亞在中國周邊地緣安全戰略中占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2023年12月27日至28日,中央外事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會議提出“開闢中國外交理論與實踐新境界,塑造我國和世界關係新格局”。①周邊是中國安身立命之所,發展繁榮之基。中國高度重視周邊外交,始終將周邊置於外交全局首要位置。②所以,塑造我國和周邊關係新格局就至關重要,周邊安全是重中之重。美國挑起的中美戰略競爭態勢愈發凸顯,俄烏衝突打破了世界地緣秩序相對靜默的狀態,成為全球最大的地緣政治事件,并在客觀上促使美國加速戰略東移的步伐。在這複雜的地緣環境中,東北亞地緣安全形勢增添了新的變數,正面臨著多重風險與挑戰。本文試圖從區域國別學視角來考察分析東北亞新形勢與周邊安全的關係。

  一、美日韓“準亞洲版北約”已經形成

  2023年8月18日,美國總統拜登、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和韓國總統尹錫悅在美國戴維營舉行了三國首腦會談,美日韓三方宣布了一系列強化三邊合作尤其是安全合作的機制化安排,除了商定舉行年度國家領導人會議外,還明確設立包括國防部長和國家安全部門負責人在內的部長級年度會晤機制,決定舉行年度化、命名化的三邊多領域聯合軍事演習,并啓動朝鮮導彈預警信息實時共享體系等諸多歷史性突破的內容。

  峰會通過了三份成果文件——《戴維營精神》(Sprit of Camp David)、《戴維營原則》(Camp David Principles)、《協商約定》(Commitment to Consult)。《協商約定》寫入了面對給韓美日共同利益和安全帶來影響的地區挑戰、挑釁、威脅,三國將迅速協商制定應對方案。這是美日韓三國首腦專為加強三國協商機制作出的政治承諾,使面臨地區共同的威脅和挑戰的三國得以密切溝通,及時制定對策。但不與韓美同盟和美日同盟的約定相衝突,也不新增國際法或國內法上的權利或義務。《戴維營精神》寫入了三國全面合作方案,《戴維營原則》則寫入了今後韓美日保持合作的方針,三國領導人在這兩份文件中商定將定期舉行會議并新設協商機制,進一步加強三邊合作。

  上述三份成果文件中,最受關注的部分是《協商約定》中的內容,即美日韓三方承諾“對於影響三方集體利益和安全的地區挑戰、挑釁和威脅,三國政府將迅速進行磋商,并共享信息,統一發聲,協調應對”。這讓人聯想到《北大西洋公約》第4條中的內容和規定:“締約國中任何一國領土之完整、政治獨立或安全遭受威脅,各締約國應共同協商。”③兩者非常吻合,這說明美日韓合作的升級是朝著“亞洲版北約”實質性地邁進了。

  但是,《北大西洋公約》的核心條款除了第4條外,還有第5條:“對於任何一個締約國之攻擊,應視為對締約國全體之攻擊,各締約國可行使單獨或集體自衛權,采取包括武力在內的必要行動。”④目前,美日韓三方還未作出類似於北約第5條“共同防禦”的約定,這就意味著美日韓安全合作關係距離北約性質還有一定的距離。戴維營峰會發布的文件表明,三方合作約定衹屬於“政治承諾”性質,缺乏法律強制力,這說明美日韓三邊關係還不是正式的軍事安全同盟,這可視為美日韓三邊軍事安全同盟正在成形中,“準亞洲版北約”則已經形成。

  此次美日韓峰會針對的主要對象就是中國,重點就是向中國擺姿態、釋放信號,呈現出以下幾個特徵:

  第一,此次美日韓峰會將三國首腦溝通、情報共享和軍事合作等事宜“制度化”,主要目的就是為了防止韓國因執政黨和領導人更迭而發生逆轉。“我們將改進我們的三方溝通機制,以促進我們各國之間的定期和及時溝通,包括我們的國家領導層。我們將至少每年舉行領導人、外交部長、國防部長和國家安全顧問之間的三方會議,以補充我們各自外交部和國防部之間現有的三方會晤。”⑤ 按照《日本經濟新聞》的說法,美國就是要將美日、美韓兩個同盟一體化,結成“不會倒退”的聯盟機制。韓國在地緣戰略領域是東北亞地區可塑性最強的國家,隨著進步派和保守派勢力交替輪流執政,韓國對外戰略在中美兩國之間搖擺。所以,此次峰會“制度化”安排,就是為了防止韓國將來進步派執政後美日韓合作出現“倒退”的可能性。

  第二,美日韓目前不寄希望於中國影響(施壓)朝鮮改變行為并幫助緩解半島緊張局勢。美國也不會為了緩解或解決朝鮮半島核危機尋求中國幫助、以此改善對華關係。美國也保留了單獨和朝鮮對話的策略,衹不過前提是美日韓合作,強化軍事威懾。2023年9月7日,韓國總統尹錫悅在印尼雅加達與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強舉行會談時說,“朝核問題越為惡化,韓美日就越會加強合作。”⑥這似乎是韓方在變相向中方施壓。另外,在俄烏衝突的背景下,美日韓甚至淡化了俄羅斯歷來在朝鮮半島問題上所扮演的積極角色。俄防長紹伊古2023年7月底訪問朝鮮後,美日韓更會警惕俄朝可能的武器交易。

  第三,東北亞地緣格局發生了巨大變化,日韓地緣戰略上已經倒向美國,該地區似乎在螺旋式重回冷戰格局。相對於文在寅政府時期,尹錫悅上台後韓國對外戰略明顯向著美日一方嚴重傾斜,隨著中美競爭態勢的不斷加劇,美韓同盟雙方涉華合作明顯增加,第19屆香格里拉對話會於2022年6月10-12日在新加坡召開,期間美日韓三國防長首次在聯合聲明中提及台灣問題,強調要在維護台海穩定上發揮重要作用。⑦此後,在同盟關係框架下,韓國在涉台和涉中國主權及內政問題上越走越遠,中韓自1992年建交以來,韓國無論是進步派執政還是保守派執政都未曾出現過的現象。美日韓三國是以國家安全和軍事安全為導向(美國在日韓的基地大概100個左右,駐軍8萬),并以“共同價值觀”路綫作為三方合作的粘合劑,美日韓戴維營峰會標志著三國正在以分步走的方式向著軍事安全同盟的目標邁進。

  第四,美日韓三邊合作關係的提升是為美國“印太戰略”服務并成為其組成部分。三國峰會期間發布的《戴維營精神:美日韓聯合聲明》公開宣稱:“我們的任務是確保日本、韓國和美國在我們的目標和行動中保持一致,形成確保印太地區繁榮、互聯、有韌性、穩定和安全所需的共同能力。我們的夥伴關係不僅是為我們的人民建立的,也是為整個印太地區建立的。”⑧

  第五,美日韓軍事合作制度化和實戰化提速,向三國軍事同盟方向快速邁進。三國首腦2022年11月在柬埔寨金邊和2023年8月在美國戴維營峰會上就2023年內啓動朝鮮導彈預警信息實時共享體系達成了協議。2023年12月19日,美日韓三國軍方正式啓動朝鮮導彈預警信息實時共享體系,已確認該體系具備全面作戰能力,目前正常運轉,美日韓當天制定了從2024年開始實施的三方長期訓練計劃。⑨該體系現在處於探測-識別-追蹤階段,如再加上攔截(發射),就形成了導彈防禦體系,在不遠的將來該體系很有可能發展成三國聯合導彈攔截體系。有分析指出,韓國實際上被編入由美國主導的導彈防禦體系。美日韓軍演的擴大和制度化會使“美日韓同盟”的構建更加提前,從而會導致東北乃至亞太地區緊張局勢加劇。

  二、“北約亞太化”進程中重點染指東北亞

  在大國戰略競爭、俄烏衝突背景下,北約加快了擴張并將觸角伸向東北亞和亞太。早在2006年美國在北約里加峰會前夕,就主張北約應與日本、韓國、澳大利亞、新西蘭等國建立夥伴關係,儘管未得到與會方認可,但在實際上開啓了“北約亞太化”進程。北約在2021年制定了《北約2030年議程》,正式提出要積極介入“印太事務”。2022年,北約在馬德里召開峰會,日韓澳新4個亞太國家領導人首次受邀參會。2023年7月,北約繼續邀請日韓澳新四國參加維爾紐斯峰會,并與日韓兩國分別簽訂“個別針對性夥伴關係計劃”。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