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體育大學心理學院院長王小春在全國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咨詢委員會第一次全體會議上對此進行了專業的解釋,體育鍛煉能夠幫助個體釋放壓力,減輕焦慮抑鬱等負面情緒。運動能釋放出內啡肽等“快樂激素”,進而有效改善情緒狀態。體育鍛煉還能提高個體的自信和自尊,培養團隊合作意識與社交能力。
而蘆咏莉則在此基礎上提出,還要適當地提高孩子們體育運動的挑戰性。
蘆咏莉在接受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採訪時給記者展示了手機裡的一段視頻,視頻中是一個7歲的小男孩,一邊跑一邊用高難度的動作靈活地躲避著高墻、繩索等障礙。“這種不怕危險,敢於挑戰的精神不正是我們要培養的拔尖創新人才應該具備的心理素質嗎?”
當孩子們能夠征服一個又一個障礙時,他們的自信心提高了,而這種自信心及挑戰困難的勇氣也會遷移到孩子們處理學業和生活上的困難中,一種積極正向的良性循環便慢慢形成了。
“在我們學校,體育是‘第一學科’,這幾年我們一直對畢業生進行跟蹤調查。”蘆咏莉說。很多孩子到了中學依然保持著運動的習慣,運動成了他們緩解壓力的有效途徑。
“一個已經上高三的孩子,每次晚自習之後一定要到操場上跑幾圈,跑掉壓力和焦慮再回家。而且孩子們對自己的接納度更高了,不輕易否定自己,這種自洽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出現心理問題的可能性。”她說。
運動,不可避免地要進行溝通交流和協作;運動,好好吃飯、好好睡覺也不再是難事。專家們所說的“特效藥”起效了。當然,體育運動的種類很多,不同運動的強度也有高有低,學生的身體素質也存在著個體差異,專家們提醒這劑“特效藥”也要在科學的基礎上針對不同學生“對症下藥”。
孩子成長的事等不得,青少年的心理健康問題更是迫在眉睫,家長、學校、專家都應該積極行動起來,在實踐中找到切實可行的辦法,盡快破解青少年的“心”問題。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樊未晨 張茜 楊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