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舞劇《天工開物》呈現中國氣派
http://www.CRNTT.com   2024-11-06 15:50:39


圖為《天工開物》中記載的“曲蘖製作”過程,“曲蘖”即酒曲。(圖源:新華社)
 
  令人稱奇的是,由於戰火連綿、改朝換代,這本書曾在中國歷史上“消失”了兩百多年,到民國初期才在國內重新“問世”。《〈天工開物〉全新譯注》叢書主編邱尚仁說,書中記載的造船、打鐵、水利等很多技藝和工具延用至今。

  全書沒有一個具體人物、一個故事衝突,如何進行舞台呈現?在導演陸川看來,百科全書看似冰冷、科學、理性,但其中蘊含著一種滾燙的精神。

  “這是300多年前一個讀書人的時代擔當和民族使命,我們希望用舞蹈和影像,去展現那個波瀾壯闊的內心世界。”陸川解釋說。

  在敘事架構上,主創團隊最終選擇以宋應星為原型,通過四個篇章,演繹宋應星考察和記錄明朝農業和手工業技藝,將中國智慧傳播四海的故事。

  為感受宋應星著書時曾在田間野住、山林采風的經歷,主創團隊還多次回訪宋應星的家鄉和成書之地江西分宜,在史料中探尋,揣摩宋應星的心跡。

  《天工開物》帶給觀眾有別於傳統舞劇的另類體驗:勞動人民赤腳向前的步履通過全息投影衝擊眼球,打鐵、稻浪、澆築、耕作等勞作聲效帶來立體環繞震撼,錯落有致的書頁在推移、旋轉、組合、分離之間變幻出極具張力的隱喻空間……“舞蹈+電影”的藝術融合,“現代視聽+古代科技”的聯袂呈現,一本書的內涵就此在舞台上豐滿。

  跨界舞劇,何以引人入勝?

  很多人初識《天工開物》,是在初中歷史課本上。舞劇《天工開物》如何能吸引觀眾走進劇院,感受藝術和歷史帶來的震撼?

  看點一:“敢為不同”的抉擇。很多觀眾震撼於主角宋應星的人生抉擇。有杭州觀眾介紹,“趕考那一段舞台畫面很有衝擊力,讓我想起了自己的高考。多次落榜後,宋應星脫去白袍,告別趕考,讓我十分佩服他的勇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