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楊筱艶則認為,影視作品在傳播方面有優勢。“很多人可能通過《泰坦尼克號》瞭解那次海難,而《辛德勒的名單》則讓納粹集中營廣為人知。”她說,“我們也需要更多視覺作品讓人們瞭解南京大屠殺。”
目前,她已出版幾本南京大屠殺主題童書,其中一部已售出影視改編權。
波蘭留學生達昕研究的是中國近代史,他的曾外祖父曾在二戰中被征召到德國工廠做勞工。他看到,南京大屠殺的親歷者正逐年減少,波蘭也面臨同樣情況。他建議通過新媒體平台和短視頻向年輕人介紹歷史,並組織活動邀請人們參觀大屠殺相關地點。
“或許可以將南京大屠殺的歷史與其他相關敘事相聯繫。”達昕目前在參與南京大學教授發起的國際和平城市項目,推動將南京從中國記憶擴展為全球記憶的一部分。
當被問及為何在80多年後仍要記住日軍在南京的暴行時,他說,“對於個人而言,這是療愈創傷的方式;對於學者而言,這是瞭解過去的途徑;對於教育者而言,這是防止悲劇重演的重要一課。”
來源:新華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