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12日,北京花鄉花卉創意園內一角。新華網記者 閆雨昕 攝(圖片來源:新華社) |
“95後”方女士就是其中之一。上一個春節購入一盆“紫珠”,從此便愛上花卉綠植。“起初只為討個好彩頭,打理一段時間之後,看著植物緩慢冒出的一枚枚新芽和花苞,覺得特別治愈。”
像方女士這樣的青年群體正逐漸成為年宵花消費的主力軍之一。他們喜歡嘗試新品種,也更願意為花卉植物之外的價值花費金錢與精力。
“今年,盒馬鮮生的‘養成系’年宵花如草莓盆栽、水仙等銷量火爆。”履言向記者介紹,盒馬精心篩選出一批易養護的花卉品種,消費者能從花卉每天的細微變化中收穫驚喜,讓過年的幸福感更加具象化。
一些“情緒植物”已悄然占據年輕上班族的工位。“禁止焦綠”“放青鬆”“好運蘭”等植物花卉,被冠以“諧音梗”廣受消費者喜愛。不少店家還定制了“在樹下”“招財運”等卡片、吊牌等作為裝飾,賦予植物各種有趣寓意。電商平台的2024年度商品中,一款標有“情緒穩定”的辦公室桌面綠植持續上榜,目前月銷量達到1萬+。
記者走訪發現,消費者會被懂設計、重服務的花卉植物商家吸引。“對生活品質有要求的客人更多了。”PHYSIS院子主理人圈圈說道。
圈圈經營著一家花卉植物買手店,在上海擁有3000平米的植物大棚,棚內從熱帶植物到各類花卉,大多是主理人每日從周邊種植基地悉心挑選而來。有所不同的是,她的店鋪主要面向線上客戶。每天9點,主播會帶著屏幕那頭的顧客逐一“過款”,以“一物一拍”的模式在線銷售。
類似這樣的買手店也廣泛分布在淘寶、小紅書上。除了植物品質本身,這些店鋪花更多心思在花與花器的整體美學、營造家居節日氛圍上。不少店鋪還會經營自己的花友群,日常耐心解答、分享有關花卉植物的一切。
“我認為歸根到底是大家意識到,植物花卉既是自然之物,又是一種‘情緒解藥’。”圈圈說,人們希望可以在更多的空間看到植物,讓生活充滿更多植物點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