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當局將文字的形體差異附加了過多的政治含義,以凸顯台灣文化的“獨特性”,並展示其“去中國化”的政治意圖。儘管台當局試圖通過“正體字”的使用,為其執政的歷史延續性和正當性提供支持,並通過全球傳播塑造獨立文化身份,但“正體字”被刻意凸顯、延續和傳播恰恰證明了台灣社會對中華文化根基的認同,揭示了台灣文化認同的複雜性。如果台當局真的崇尚“正體字”,應該記得“正體字”從何而來,應當承認“正體字華語文教育”是在傳播中華文化;如果台當局自外於中華文化,那真不知“正體字”“正”在何處。
與此同時,台當局所推崇的“多元文化”政策,表面上體現包容,實則依舊圍繞構建台灣獨特文化敘事的目標。台灣通過強調台灣閩南語、媽祖信仰、歌仔戲和宮廟文化等“台灣特色”文化,試圖在國際文化交流和華語文教育中進行文化輸出。這些文化形式與海外華人社群的需求結合,通過僑校和文化活動等方式,加深了華人群體對台灣文化的認同,尤其在新加坡、馬來西亞等地的華人社群中,傳統宮廟文化和媽祖信仰獲得廣泛傳播。
然而,儘管這些文化形式在台灣表現出獨特性,其根源仍深植於中華文化。台灣通過這些“地方特色文化”塑造的獨立文化形象,終究無法脫離中華文化的根基。以台灣僑委會主推的華語文教材《學華語,向前走》為例,該教材每册都專設一個“台灣文化單元”,以凸顯和傳播台灣文化的“特色”。那麼台灣“特色”究竟是什麼呢?不妨看看第一册“台灣文化單元”的課文,“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台灣的特色早飯——豆漿和油條”。恐怕大陸同胞看到這樣的“台灣特色”都要會心一笑。除此之外,“台灣文化單元”的主題還包括春節、端午節、元宵燈會、剪紙……
這進一步揭示了台灣文化認同的困境:儘管通過“地方性表達”強化與大陸文化的差異,但這些文化輸出仍無法擺脫中華文化的歷史和傳統,始終處於文化認同的糾結與矛盾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