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脅還是誇張?
DF-21所帶來的真正威脅有那麼糟糕嗎?
美國高級指揮官們似乎相信DF-21已經部署了。中國的出版物稱DF-21D的部署開始於2010年,而海軍上將羅伯特•F•威拉德,當時的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告訴記者說,就在同一年,導彈明顯已經到達初始作戰能力(IOC)。
海軍上將塞繆爾•J•洛克萊爾三世,現任美國太平洋司令部司令,在一次國會聽證會上說今年春天“一種新型反艦導彈初步部署,我們相信它就是為了瞄准美國航空母艦而設計的”。
這一說法在另一次聽證會上得到了回應,當時美國陸軍中將邁克爾•T•弗林(國防情報局局長)說,非保密的年度中國威脅評估指出中國有1200枚彈道導彈,包括“一些數量有限但仍在增加的常規中程彈道導彈,包括DF-21D”。
然而,一些防務分析家指出,部署並不必然等同於武器已經作好戰鬥準備。此外,另一個問題是武器的真正效能。
對於一枚彈道導彈來說,要想命中1000英里以外的目標,就必須要知道目標的位置,而且位置精度要很高。如果目標(例如航母打擊大隊)的移動速度能夠達到每小時34英里的話,那就更加複雜了。想讓武器有效,就要不斷更新地理坐標。
最初定位航母時,中國可能會使用超視距雷達,能夠搜索1000英里以外的目標。但是超視距(OTH)雷達進行遠距離搜索時,地理精度的誤差可能會有幾英里。
現在已經知道的中國位於太平洋上空的在軌偵察衛星至少有3顆--配備合成孔徑雷達(SAR)或光學傳感器--能夠用於更準確地定位航母的位置。
中國的遠程偵察機或攻擊潛艇也能夠精確定位航母,如果它們能夠進入正確的區域的話。但在爆發衝突時,一架巡邏機或一艘潛艇試圖接近一艘航母的話--航母配備有E-2C早期預警機和F/A-18截擊機,還有由潛艇和驅逐艦組成的反潛屏障--可能無法做到。
如果中國能夠獲得航母的準確位置,數據也必須進行處理,導彈進行準備、編程和發射--這一複雜的指揮與控制程序需要經常進行測試和演練,以確保系統能有效工作。要打到和命中移動的航母,導彈及其尋的傳感器和制導系統也必須功能正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