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三個月後,楊紹文就委托到北京出差的同事順便調研無人機市場。盼來的結論是兩句話,“第一,無人機是新裝備,有前景;第二,貴航不具備研製條件。”
的確,貴航長期搞教練機,不具備搞無人機的隊伍;不具備無人機專業技術,也沒有無人機研發條件;也沒有市場和用戶渠道。
機會總是青睞那些永不放棄的人。1999年8月底,楊紹文赴京找到中航第一集團航空產品部,匯報開發無人機的想法。沒想到,他聽到的是一個吃驚的消息,“想搞無人機的多了去了,你們是第九家。”
然而,前面八家都不順利。當時,無人機研發主要由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大學三所院校承擔,工業企業中尚無單位研製。
不過,航空產品部並未向楊紹文關閉希望之門,而是提出建議,“你是老九了,要想得到一集團的支持,就去找北航,否則就不好支持。”
和北航的洽談還算順利。中航、北航、貴航三方協議決定,於1999年12月25日在中關村掛牌成立一個無人機研發科技公司。簽完協議,楊紹文心里終於踏實了!
不料,北航接到一個無人機“殺手鐧項目”,擔心和條件不成熟的貴航合作會無法按時完成,決定先找其他單位合作,並且先凍結和貴航、中航的無人機公司項目。
“我有個任務,就是晚上十點半趕人”
中航和旗下的貴航均不同意凍結項目,貴航迅速著手研發無人機,一切從零開始。包括北航在內,其他研發無人機的團隊絕對沒想到,在日後的無人機賽場上,貴航竟後來居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