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習中,跑錯路、裝備掉隊等現象時有發生。戰場管理組在夜間開展巡查,花了3個小時才找到兩個單位,返回時在基指附近繞了五六個圈才摸回來。
“冬天設大綠靶、夏天立大白靶。”裝步三營營長黃慶祝向記者透露,以往實彈射擊時,為防止打不上、打不准,都盡量把靶子設大些、設明顯些,並預先選好實彈射擊場地,進行必要的平整。
這次演習,所有靶子都按實戰要求設,不僅顔色與戰場環境相近,而且距離不等、沒有規則。裝步三營的榴彈發射器分隊占領射擊陣地後,發現目標被一片灌木叢遮擋,只得重新選擇發射陣地。
“5類11種火器跨晝夜實彈射擊,都是結合戰術行動在‘情況內’組織的。”旅作訓科科長王輝介紹。
“兵不卸甲”的人裝結合
科爾沁八百里瀚海,曾是一代天驕成吉思汗領兵交戰、建立功勛的古戰場。如今,馳騁在冬季科爾沁演兵場的這支機械化部隊,挑戰嚴寒,上演了現代版的“馬不離鞍、兵不卸甲”,官兵們走、打、吃、住、藏與戰車融為一體,人不離車、車不離人。
劉旅長告訴記者,根據以往演習和冬季訓練的經驗,通常有三個時節需要人車分離:作戰籌劃要在搭設的“中軍帳”內召集各級指揮員進行;飲食保障無論是旅團集中組織還是營連自行保障,都需要離開戰車、集中就餐;最大的問題是宿營,無論是住民房、搭帳篷還是挖雪洞、建雪窩棚,都需要長時間離開戰車。一旦遇到緊急情況,往往措手不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