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達站組建於2000年元旦,2005年1月升格為正營級中心站,現任站長羅新華幾乎經歷了東山站的每一個成長階段。
羅新華1997年入伍,2000年作為士兵骨幹被抽調到東山參加雷達站組建,成為東山站第一批駐建的戰士。他記得,組建初期的情況可以說是十分困難,人手少、經費少,一切都是白手起家。因為沒有打井器械,官兵要用水車到山下漁村去拉水上來喝。
2013年下半年,站裡從山下引入了自來水,改變了10多年來官兵自己打井喝水的歷史。海島上的井水受到海水滲透,泥沙多、味道鹹。2005年站裡打的水井,現在仍未棄用,連通水井的蓄水池需要定期清淤,每次清洗池壁時,裡面的積水就像黃河水一樣,幾乎是泥漿。
但是因為戰備任務重、地理位置重要,東山雷達站不是典型的小遠散,而是備受上級關注的單位。建站十幾年來,站裡承擔著保障我方戰機訓練、監控海面空情、與其他軍區空軍銜接的複雜任務。雷達兵的特點就寫在東山雷達操作方艙外:崗位就是戰位,值班就是打仗。
不過在應對極其複雜的空情之外,特殊的地理位置還給這些海島上的雷達兵帶來一個特殊的禮物台風。
2013年9月,超強台風天兔來襲,根據氣象預報,雷達站提前將雷達天線放倒、收解。天兔來臨的當天,二級軍士長張善卿正在站崗。強風裹挾著雨點,砸到身上都感到明顯疼痛。張善卿在崗亭裡眼睜睜看著因為食堂整修而搭建在半山腰的臨時食堂整個被大風吹走,泥水砂石席捲著山上的樹木的斷枝向山下衝去。站裡已經提前在崗亭準備了兩天的食物遇到這種強度的台風,在山上走動已經極不安全,他們做好了不換崗的準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