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氣寒暄,往往是因為關係生疏。成了一家人,當然不必客客氣氣。”田鯤鵬說,戰區聯合作戰指揮體制建立後,陸空同為戰區作戰力量,參加對方牽頭的聯演不再靠邀請協調,而是執行戰區下達的剛性任務,“同一任務、同為主體”讓雙方多了認同感、歸屬感,少了生分與客套。
這樣的認同感、歸屬感,在過去頗為稀缺,導致聯訓落實難,年年檢討年年無法解決。戰區陸軍參謀部訓練處副處長楊方美說,原體制下,軍區並不領導軍區空軍的訓練,陸空平時“各訓各”,到了聯演才“見見面、打打彈”。即使一年一度的“團圓飯”,也只能以發函、打電話等方式商洽,協調起來不太順暢。
那麼,是不是空軍不想聯?答案是否定的。
南部戰區空軍某指揮所副參謀長王玖對記者說,聯戰聯訓的道理大家都懂,但過去空軍部隊的訓練任務由軍種下達和考評,軍區組織的聯演聯訓屬於額外“加塞”,在自身任務重又無實質性考核監督的情況下,空軍積極性不高,以少代多甚至虛設參演,也就不奇怪了。
這樣的狀況,如同油與水的關係,好不容易倒進了一個瓶,卻溶不到一塊。改革如同化學反應,用高溫煮、用溶解劑化,讓“油”與“水”的分子結構發生劇變,促進軍種深度融合。
記者了解到,戰區聯戰體制建立後,戰區陸軍和空軍按照“一張表”展開聯合基礎訓練、專項訓練和聯合實兵演習,接受戰區監察評估。僅聯合專項訓練階段,他們就完成25個聯合訓練日、8個實飛訓練日、3次全流程模擬演練和4次全流程實彈檢驗,創造聯訓時間、課目、標準等諸多紀錄。“這在過去是不可想象的,現在不落實不行、落實不好也不行。”曾斌感慨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