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鑒於此,美軍將F-35稱為飛行的“傳感器先鋒”,高度重視其可能在未來戰爭中表現出的改寫自動化指揮系統處理模式甚至改變交戰規則的潛在價值。在美國空軍設想的“戰鬥雲”概念中,F-35既可以作為武器系統節點與其他力量組配共同完成攻擊任務,也可以作為分布式體系的一部分發揮傳感器作用,在機上完成快速處理數據並有選擇發送給適配用戶的任務。例如,指揮“宙斯盾”艦隊攔截射向美航母戰鬥群的反艦彈道導彈。
美軍將F-35的入役視為美軍邁入未來二三十年空戰模式新門檻的標誌性事件,認為該機雖然囿於作戰網絡目前的發展水平,價值不能得到完全體現,但隨著作戰網絡的不斷升級完善,其潛在價值必將得到越來越多的體現。
從政治上看,F-35是美國威懾潛在敵國的空中利器。形成初始作戰能力不久的F-35頻赴海外遂行部署、駐訓和聯演任務,彰顯實力。
今年3月美韓聯合軍演期間,美海軍陸戰隊從日本調派了F-35B在朝鮮半島空域實施首次精確投彈演練,並借助媒體高頻曝光,走完了對朝空中威懾的全部程序。該機1月份才部署到日本,完成其海外部署的首秀,馬上受命遂行威懾任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美軍對F-35的倚重和信心。
歐洲方向,4月25日,兩架美空軍的F-35A飛抵愛沙尼亞的空軍基地,按計劃參加北約舉辦的軍事訓練。這是美軍的第五代戰機首次赴歐駐訓,具有里程碑意義。3天後,又有2架F-35A部署到了保加利亞,與早前部署英國和愛沙尼亞的F-35A構成了三角形布勢,瞰制黑海和波羅的海出海口,對俄艦隊出海形成有力牽制。
F-35像一條捆綁並套牢盟友的活繩結,通過共同研發、向盟友軍售、聯合演訓等舉措,將盟友和夥伴牢牢綁縛在自己的戰車上,使其在相當長的時間內無法解套,難以脫身。(作者:楊宇傑、馮卓;來源:解放軍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