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旅參謀長來基地參加培訓。飛行結束後,他看著經受了大過載的機身,心疼不已:這麼昂貴的戰機,“沒見過像你們這樣飛的”。團長張洋介紹說,沒有了不符合實戰的條條框框限制,空戰對抗更加激烈,現在每天訓練承受的載荷是以前的好幾倍。
對於這些,有人感到不理解:一上來就教飛行員摸索戰機極限性能,給單位增加了多少風險?幹嗎非要那麼玩命……
跟著教官完成幾個月的飛行訓練後,李海兵對很多問題都有了自己的答案:如果對裝備性能都不清楚,有什麼武器打什麼仗豈非空談;人難免犯錯,如果說失速是懸崖,避免墜亡的最好方法不是繞著走,而是知道其邊界在哪裡以及如何爬出來……
這個90後,還有一個“飛行員職業操守”理論:每一次飛行都得問問,咱們飛行員獲得了最佳訓練嗎?每一滴航油都燃燒出最大戰鬥力了嗎……
這些考問,隨著新型飛行教官培養推開,正縈繞在越來越多飛行員的心頭。
研究隊友還是研究對手
——只有眼睛裡盯著真正的敵人,腦子裡才會有真正的實戰
“不該輸的輸了,不可能贏的贏了。”
大隊長劉志堂這樣評價去年代表基地參加空軍“金頭盔”比武的結果。
當時,在裝備明顯處於劣勢的情況下,他們戰勝了當年的“金頭盔”——經歷同型機、異型機數場對抗後奪冠的頂尖高手,只輸了對陣他們的這一仗。可在另一場裝備差不多的對抗中,他們卻因為出現低級失誤,出局了。
|